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大唐九万里 > 第 63 章(第1页)

第 63 章(第1页)

吃完昼食,暖融融的日头晒得人浑身舒服,璎璎正想着一会儿去胭脂铺要挑哪种色号的桃花脂,手腕却被方静鱼轻轻的拉住了。

“你看看前面那家成衣店,”方静鱼指了指不远处挂着“锦绣阁”招牌的铺子,门口竹竿上挂着好几件新做的春衫,水蓝、粉紫的料子在阳光下泛着柔光,“咱们去看看?这两个月穿的都是家里带出来的旧衣裳,正好给咱们挑几件新的,也算是犒劳自己。”

说完便拉着璎璎径直走了进去,刚进店里,一股淡淡的熏香就扑面而来,不同于脂粉的甜腻,是让人安心的檀木香气。柜台后的掌柜见有客人来,连忙笑着迎上来:“两位娘子好,想看点什么样的成衣?是日常穿的襦裙,还是赴宴用的华服?”

方静鱼的目光早已被货架上的衣裳勾住了,除了那件水蓝襦裙,还有件浅粉色的半臂,袖口绣着成片的海棠花,针脚细密得能看清花瓣的纹路;角落里还挂着一件月白色的披风,边缘镶着一圈柔软的兔毛,摸上去暖乎乎的,正好适合早晚微凉的时候穿。

“你看这件怎么样?”方静鱼拿起那件水蓝襦裙,递到璎璎身前比划了一下,“这颜色衬你的肤色,领口的珍珠纹也不张扬,日常穿正正好。”

璎璎接过方静鱼递来的水蓝襦裙,走到铺子角落的铜镜前轻轻比了比——柔软的云锦贴着肩头,水蓝色衬得她本就白皙的肤色愈发透亮,领口那圈细巧的珍珠纹不扎眼却显精致,连连日奔波熬出的眼底倦色,都像是被这鲜活的颜色冲淡了几分。

她对着镜子忍不住弯了弯眼,指尖轻轻拂过裙摆的流苏,却又想起什么似的,转头看向方静鱼,语气带着几分不好意思:“是挺好看的……不过你不用替我操心,给自己挑选就好啦。我昨日在如意绣坊打探时,顺便让柳老板娘定做了几套襦裙,选的料子和花样都合心意,等过几日就能穿,实在用不着再买新的了。”

说着,她还怕方静鱼不放心似的,补充道:“我特意选了浅绿和鹅黄的料子,柳老板娘说会帮我绣上小朵的蔷薇,说春天穿最应景。再说咱们天天跑东跑西查案,新衣裳穿在身上也容易磨坏,还是等案子结了,再好好穿新衣服也不迟。”

方静鱼听璎璎这么说,也不勉强,笑着揉了揉她的脸:“行,那你就坐在这边歇会儿,正好这的藤椅看着就舒服,别累着了。”说着便把璎璎引到柜台旁的藤椅上坐下,掌柜的也给她倒了杯刚沏好的菊花茶,“你慢慢喝着茶,我自己去挑两件,很快就好。”

话音刚落,她便转身扎进了挂满锦绣华服的货架间。方才还温和从容的模样,此刻倒显出几分少女心性,手指轻轻拂过一件件衣裳的料子,时而拿起件月白色的交领襦裙对着光看绣线,时而又对着件烟霞色的半臂比划,眼底满是认真。

璎璎坐在藤椅上,捧着温热的菊花茶,看着方静鱼在衣裳间穿梭的身影,忍不住弯了弯唇。往日查案时,方静鱼总带着几分沉稳,连说话都轻声细语的,如今对着满架好看的衣裳,倒露出了几分鲜活的模样,像是把连日来的疲惫都暂时抛在了脑后。

掌柜在一旁见了,笑着跟璎璎搭话:“你这位朋友性子真好,还想着让你歇着,不像有的姑娘结伴来,总爱拉着同伴一起挑,闹得人慌。”

璎璎笑着点头:“她一直都很照顾我,也总护着我。”说着又看向方静鱼,见她正拿着件淡青色的罗裙,对着镜子轻轻比划,裙摆上绣着的缠枝莲纹在光下若隐若现,好看得很。

不多时,方静鱼便挑好了两件衣裳,一件是方才看中的淡青罗裙,另一件是件银灰色的短打,她说外出时穿短打方便,料子耐磨。她提着衣料走到璎璎面前,笑着问:“你看这两件怎么样?罗裙留着日后穿,短打正好能换着穿。”

璎璎放下茶杯,凑过去摸了摸罗裙的料子,柔软又顺滑:“好看!这青色衬你,缠枝莲纹也绣得精致,比我昨天定的还要好看呢。”

方静鱼被夸得笑了,转头跟掌柜算完账,又接过包好的衣裳,才拉着璎璎起身:“走啦,我挑好了,咱们去胭脂铺,再晚些怕要排队了。”

璎璎顺着方静鱼的力道刚要迈步,眼角余光却忽然扫过货架最里侧,那里挂着一件深青色的圆领袍,领口和袖口都绣着暗纹,不是寻常公子穿的锦缎料子,而是更耐磨的粗布。

她脚步猛地一顿,连忙拉住方静鱼的手腕,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兴奋:“等等!你看那件衣服!”

话说另一边,李祈安和叶守礼从陈记酒坊挑了三坛“醉流霞”,这酒稀罕,颇费了一番功夫才寻得,拿到酒后,距离宴席开始也不过半个时辰了,于是二人便连忙往巢湖岸边的游船去了,这次的宴包了艘最大的画舫,说是“春日泛舟饮酒,更有雅趣”。

画舫早已泊在岸边,船夫长见两人来,连忙撑着竹篙迎上来:“小的已安排人把船打扫干净,就等各位郎君来了。”

李祈安点点头,踏上跳板走进船舱,舱内摆着一张宽大的八仙桌,四周挂着淡青色的纱帘,窗边还放着两张软榻,确实雅致。他让叶守礼把坛酒放在桌角,自己则绕着船舱走了一圈,特意叮嘱船夫长:“待会儿各位郎君到了,你就在船尾候着,没我的吩咐,不必进来。”船夫长连忙应下。

李祈安打开一坛“醉流霞”,先给两个空杯斟上,浅尝了一口,确认酒性温和、酒香醇厚,不易自己醉倒,才满意地盖好坛口。

等一切收拾妥当,窗外的天色已渐渐沉了下来,黄昏的余晖把巢湖染成一片金红。不知何时,岸边其他游船也陆续亮起了灯笼,朱红的、明黄的、浅绿的,一盏盏挂在船檐下,随着水波轻轻晃动,光影落在水里,层层叠叠地散开,竟真有了“火树银花映碧波”的模样。

晚风从纱帘缝里钻进来,带着巢湖的水汽和远处飘来的酒香,叶守礼靠在窗边,看着水里的灯影,低声道:“这巢湖的夜色,倒比城里热闹。”

李祈安也走到窗边,目光扫过远处渐渐驶来的几艘小船,想来是那些纨绔到了。他唇角勾起一抹浅笑:“越热闹越好,热闹了,人才容易放松警惕,话也容易多起来。”

话音刚落,就听见岸边传来一阵喧哗,伴着少年人的笑闹声,“快些!咱们可别让李郎君等急了!”“听说今天的船宴上有好酒,待会儿咱们可得多喝几杯!”

李祈安整理了一下衣袍,对叶守礼递了个眼色:“来了。待会儿你少说话,多观察,看谁提到刘郎君时神色不对,咱们就从谁身上突破。”

叶守礼点头应下,伸手将桌角的酒坛又往中间推了推。舱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纱帘被轻轻掀开,几个衣着光鲜的少年郎纷纷涌了进来,见到李祈安,连忙拱手笑道:“李郎君久等了!”

李祈安笑着起身,双手微拱作礼,目光不着痕迹地在众人脸上扫过,为首的是庐州通判家的公子赵衡,穿着件宝蓝色锦袍,腰间挂着块成色极好的玉佩;旁边跟着的是盐商之子周显,一身月白襦衫,手里还把玩着把折扇;剩下几人也都是庐州城里有头有脸的世家子弟,衣着光鲜,眉宇间带着几分养尊处优的散漫。

“各位郎君安好。”他声音温和,却透着几分从容气度,“某初来庐州,本是客居,承蒙几位郎君不嫌弃,肯来赴我这船宴,实在是荣幸之至。”说着便侧身引众人入座,“快请坐,这巢湖的晚风宜人,咱们边吃边喝,正好赏赏这湖上夜月美景。”

赵衡率先坐下,笑着摆了摆手:“李郎君客气了!你是连府君都要礼遇的贵客,能跟你同席饮酒,是我们的福气才对。”他说着,目光落在桌角的酒坛上,眼睛一亮,“这便是陈记酒坊的‘醉流霞’吧?我前几日去买,掌柜说卖完了,没想到李郎君竟能寻来!”

“不过是托了些关系,侥幸得了几坛。”李祈安笑着拿起酒坛,亲自给赵衡斟了杯酒,琥珀色的酒液顺着杯壁缓缓流下,酒香瞬间散开,“若是各位郎君喜欢,今日便尽管喝,管够。

周显凑近闻了闻酒香,忍不住赞叹:“果然是好酒!光这香味,就比我家珍藏的那些酒要醇厚多了。”说着便端起酒杯,对着李祈安举了举,“李郎君,我先敬你一杯,感谢你今日的好酒好宴!”

李祈安也端起酒杯,与他轻轻一碰:“周郎君客气了,大家尽兴就好。”

众人纷纷举杯,一时间舱内满是碰杯声和谈笑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