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本体岩神像的我正在勇闯天涯 > 阿如村(第1页)

阿如村(第1页)

尽管不是专业人士,但卡维好歹也是在叙事艺术上浸淫多年的人。

无论是建筑理念还是机关设计,都少不了人的参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其中的故事自然绵延不绝,最终构成了一条又一条在文明中名为传承的生命线。

他自认以自己的阅历,实在写不出什么适合推广的故事,但作为一个辅助,给柯莱的创作适时地提出建议,又或是在柯莱提出需要时帮忙润色一番,还是力所能及的。

卡维并不是只做一份活,作为一个已经闯出了名声的散人,他在市场中身价不菲,不客观地说,想请他做设计的人多到足以从护世森排到荒石苍漠。

著名的大建筑师不缺客源。

大部分时候,他依旧在为其他的雇主忙碌。

哈达察布更是在经验规律汇总再难寸进之后经常不见人影,除了保持每天能跟柯莱或者卡维打个照面这种频率的交集之外,几乎就从这个团队的日常中隐形了。

一时间,固定每天来到工作室上班的人竟只剩下柯莱一个。

这边厢柯莱苦哈哈地写故事剧本画漫画,另一边的哈达察布也没闲着。

写小册子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大约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他摸清须弥方面在出版物上的种种讲究。

须弥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在其他国家还更多地流通纸质读物的时候,来自大慈树王的虚空让它早早就进入了无纸化时代,先进的虚空系统带来了无法估量的便利,也让它产生了许多在其他国度见不到的奇特规则。

以隔壁璃月如今风头正劲的话本《沉秋拾剑录》为例,在其他国家,你想要获得这本小说,只需要带上摩拉,走出家门,到附近找一家书店,就能买到它。

但在须弥,这个流程变成了“在虚空终端找到国外文学分类,在该分类下细分的‘璃月文学-小说-武侠类’中找到小说《沉秋拾剑录》,然后发起申请”——

接着就是等待教令院方面这个网关的审核,只要申请通过就能获得,你就能直接在虚空终端阅读这本小说。

至于不给通过的话……

这种情况在民众的日常中很少见,在须弥,一般只有教令院的师生们有能力去踩到“驳回申请”的雷区。

人总少不了一些个精神状态非常美丽的时候,但一般民众和学者们的表现往往不同——普通民众在快要迟到的时候找不到另一只靴子,可能会一边嘴上抱怨一边发动家里人一起找靴子,或者干脆换一双鞋子穿,但刹诃伐罗的学者可能会在即将迟到的压力之下,选择直接爆改装备试图cos另一个宇宙的铁臂阿童木:)

扯远了,总之在须弥,尤其在须弥城,各种文字音像制品的发行和传播对虚空系统的依赖度远远超乎他的想象。

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在伐护末那学院出具的调研报告中,须弥城的民众普遍更有文化、而偏远之处的沙漠民的文盲率一直居高不下了。

远远不只是历史原因这种对活在当下的人而言实在空泛苍白的理由——

人的本性是趋利的,没有人会想要放着好东西不用。

可对须弥城、尤其对雨林之外的民众而言,虚空系统确实有着难以忽略的、硬件条件上的硬伤。

众所周知,虚空系统是基于大慈树王的能力、也即是基于世界树的作品,顺理成章的,这个系统的运作自然也就与世界树这个根基息息相关。

正如地脉节点密集的地方也会汇聚更多的地脉能量,越是接近世界树核心的地方,源自世界树的力量便更加强效。

最典型有力的实证就是虚空系统,它发达、丰沛、迅捷、便利,须弥城的人们没有谁不喜欢这个只消在耳边挂个终端、却能大大便利日常的小帮手。

可出了须弥城,越是往远处走,它的“信号”辐射便越来越弱,渐渐地像接触不良一样,还没到沙漠里便已失去这些神通。

人的本性是趋利的,在漫天黄沙里刨食的沙漠民根本蹭不到虚空的福利,那些地方自然也没有虚空及其依附于虚空的一切流通的市场。

虚空系统的覆盖范围很大,但虚空终端的实际传播范围并非如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