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有一个如同豺狼的人在旁边盯着,她很不自在。
她试探地问过刀灵和两个侍女,宫中没有任何关于她的消息传来,也没有前朝太子的消息。
不是她,不是齐承沅,那会是什么呢?
她愈发好奇那日余风究竟同江赜说了什么,同时她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而且这种预感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强烈。
或许是因思虑过度,有一日林舟从噩梦中惊醒,她算了算时间,江赜约莫已有十余天未来过幽静院。
日次,林舟便将刀灵唤了来,直言:“我要见陛下。”
刀灵气性大,之前被林舟气到了,现在听林舟如此说,只道:“陛下日理万机,如何有空理你?”
说罢一翻身,就消失在了幽静院中。
林舟没有别的法子,只能在院等着江赜来。
好在等待的时间不算长,三日后,江赜又来了幽静院。
第38章匣子
那日在幽静院,余风对江赜说的是,“玉奴的事有进展了。”
阿朝传来消息,他查到玉奴或与前朝被流放的宋家有关。
江赜忽而想起从东宫密室中带回来的东西中有一个刻着宋字的匣子。电光火石之间,他想到了林舟曾多次提到要去鸾阁的书房。
他心中一空,立即去了书房。
直到打开书房暗室的机关,看到整整齐齐的一摞匣子时,江赜才松了口气。
这些匣子被搬运过来时,他随便抽了几个匣子翻看过,发现这些匣子无一例外的都是前朝或被流放或被灭族朝臣的信息。
并没有齐承沅和他身边那个神秘人的消息。
江赜不太明白为何齐承沅要收集这些东西,就在他要将匣子放置到书架上时,他心中忽而生出将其放置到别处想法,正好书房间有个暗室,他便将匣子放到了暗室里。
江赜后来想起此事,还道自己有些太过慎重了,现在想来真是万幸。
若匣子没有放在暗室中,定然会被林舟神不知鬼不觉地拿走吧,他想知道的真相也就无从查寻了。
江赜将那刻着宋字的匣子拿了出来,缓缓将其打开,一件件地取出里面的纸张。
那夜江赜在书房待到很久才回殿,余风在外面守着,等看到从书房中出来的江赜时,他微微一愣。
今日江赜沉着脸进的书房,出来时面上竟有几分轻松。
江赜问:“那玉奴在何处?”
余风道:“阿朝在荆州查到此事时,发现了玉奴的踪迹,他已去追查了。”
江赜点头,“再有消息,立即来报。”
他眼神一暗,“务必要把玉奴带回来。”
余风颔首,“是。”
江赜知道匣子一事后,在接下来的十多天里,他便一直在查宋家的事。
从前朝史书记载来看,作为出题者的宋青山将考题暗中售卖于他人,被其学生唐卓告到了御前,而后宋家被流放岭南泉州。
史书上记载的,倒是与民间相传的无差。
江赜翻着不日前从泉州送回的一张信纸上,白纸黑字地写着——其女知意,卒于途中。
他不知道这个知意是林舟还是玉奴,但能肯定的是,她们都是宋家人。
本该死于流放之路上的人,却摇身一变成了太子身边的重臣。
林舟能从泉州那样遥远的地方来到京城,还在入仕后选择了齐承沅,这叫他百思不得其解。
但所有的疑惑,都在江赜看到那刻着宋字的匣子时明白了。
当年宋青山学考受贿一案另有隐情。
江赜看向旁边的匣子,忽地觉得那平平无奇的匣子变得沉重无比。
里头装着的便是唐卓如何假造账本、如何临摹宋青山的字迹,最终告到御前的所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