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岚见状,也不知从哪里摸出自己的私房钱,嚷嚷着也要捐。
被赵蓉笑骂着拦下了。
说王家已经以家族名义捐过了,她的那份就算在里面了。
粥厂设在南城外一片空地上,几口大锅支着,冒着腾腾热气。
王家负责的粥棚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都是面黄肌瘦的流民。
男女老少皆有,眼神渴望地盯着那几口大锅。
孙锦捧着巨大的锅勺,亲自给那些饥肠辘辘的流民打粥。
王家的管事和仆役们忙碌着维持秩序,分发热气腾腾的粥。
粥是严格按照县衙定的标准熬的,算不上稠,但也能照见人影。
确保每人一碗,勉强果腹。
李皓和张仕诚这些纨绔也难得没有乱跑,全在一旁帮忙。
孙昀在一旁默默观察,眉头却微微蹙起。
流民的数量比他预想的还要多!
而且队伍中弥漫着一种焦躁不安的气氛。
同时,他也看到了一些不属于几大商户的生面孔,在粥棚附近逡巡张望。
就在这时,不远处另一处新搭起的粥棚引起了骚动。
那粥棚挂着“刘记米行”的幡子,锅里的粥看起来明显比王家的要稠厚许多,分粥的伙计更是高声吆喝:
“刘记仁义,回馈乡里!”
“粥稠管饱,童叟无欺!”
“不像某些人家,粥清如水,糊弄人啊!”
这一嗓子,顿时吸引了大量流民的注意。
尤其是那粘稠的粥,更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其实王家的粥量本来并不算少,沉浸下来,一碗下面也有一两寸的米。
也不是不舍得,而是为了长远考虑。
原本,这些流民还认可。
可现在,和刘记一比。
他们的粥就太稀了。
不少人直接从王家的队伍里跑出来,涌向了刘记粥棚。
“还是刘记东家心善!”
“就是!王家的粥那是人吃的吗?跟水差不多!”
“有钱人都抠门!”
人心不足蛇吞象。
……
赞誉声和对比下的贬低声传来,王家粥棚前瞬间冷清了不少。
甚至有些还在排队的流民,对王家仆役投来了埋怨和鄙夷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