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边说,一边提笔写下药方,详细标注了药材的用量和熬制方法,并特别叮嘱道:“药方中的菊花和莲子需用温水浸泡半个时辰后再入锅,熬药时要用文火,以免药效流失。服药期间,大人需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
王大人接过药方,仔细端详,眼中满是感激之情:“多谢林大夫!若不是您,我恐怕还要受病痛折磨许久。来人,取一百两纹银作为诊金,送林大夫回府!”
“王大人,诊金就不必了,”林薇急忙推辞道,“我开设仁心堂,旨在帮助更多百姓摆脱病痛,绝非为了谋取私利。大人若真心想要表达谢意,日后若有机会,多关注流民安置点的百姓,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便是对我最大的感激。”
王大人愣了一下,随即微笑着点头:“林大夫心怀百姓,实属难得!你放心,流民安置点的事务,我定会多加留意,尽力为百姓们提供帮助。不过,这诊金你还是收下吧,这是你应得的酬劳。若你不肯收,我心中反而会感到不安。”
林薇见王大人态度坚决,便不再推辞,只收下了二十两纹银:“大人的心意我领了,二十两纹银足矣,多余的我不敢收。时间不早,我还要回医馆处理事务,就此告辞。”
王大人点点头,示意随从送林薇离开。走出王府大门,林薇长舒一口气——此次为权贵诊病,比她预想的顺利,未遇刁难,王大人也算通情达理。她登上马车,刚坐稳,便瞥见车窗外一熟悉身影闪过,定睛一看,竟是萧景琰的随从。
她心中微动,忆起萧景琰常默默关注自己,想必此次王府之行,他也已知晓,并特意派人守护,以防不测。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她深知,无论身处何地,萧景琰都会在暗中默默守护她。
回到医馆,春桃立刻迎上前,急切地问道:“林薇姐,情况如何?王大人的病能否治愈?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放心吧,一切顺利,并未遇到麻烦。王大人的病并非疑难杂症,主要是长期作息不规律和香料影响所致,只需开几副药调理即可。”林薇微笑着说道,并将二十两纹银递给春桃,“这是王大人支付的诊金,你收好。一部分用于医馆的日常开支,另一部分用来购买医徒们所需的药材和书籍。”
春桃接过纹银,喜悦地说道:“太好了!有了这笔钱,我们就能多购置些医书,医徒们也能学到更多知识了。对了,林薇姐,刚才萧公子的随从前来,转告说,若你在为权贵诊病时遇到任何问题,随时可以去找他寻求帮助。”
林薇心中一暖,轻声说道:“我知道了,你替我谢谢萧公子。”
傍晚时分,林薇正为医徒们讲解草药配伍的知识,王府的随从突然再次来访,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林大夫,我家大人命我送来一些东西,”随从将木盒递给林薇,“大人说,感谢您今日为他诊病,这些是他珍藏的医书和名贵药材,希望能对您和医徒们有所助益。另外,大人提到,近日宫中一位嫔妃身体不适,御医们束手无策,大人已向陛下举荐了您,或许过几日,宫中会派人来请您入宫诊病。”
林薇心中一惊,打开木盒,只见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几本珍贵的医书和若干罕见的草药。她未曾料到,仅为王大人诊了一次病,不仅获赠医书和药材,还得到了入宫为嫔妃诊病的机遇。入宫诊病,意味着踏入宫廷这个错综复杂的环境,不仅要应对更棘手的病症,还需面对宫廷中的种种规矩与纷争,这令她心中既充满期待又难免忧虑。
“请你转告王大人,多谢他的好意与推荐,医书和药材我已收下。若宫中果真派人来请,我会慎重考虑,绝不辜负大人的信任。”林薇对随从说道。
随从离开后,林薇手持木盒,站在医馆窗前,凝望窗外缓缓沉落的夕阳,心中百感交集。入宫为嫔妃诊病,于她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亦是严峻的挑战——机遇在于能接触宫廷珍藏的医书和罕见病症,从而提升自身医术;挑战则在于宫廷环境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可能卷入是非,甚至危及自身安全。
春桃走到林薇身边,目光落在她手中的木盒上,惊讶地问道:“林薇姐,这是王大人赠送的?他还要推荐你入宫为嫔妃诊病?入宫可是件大事,咱们是否应该和萧公子商议一番?”
“嗯,我也有此打算,”林薇轻轻点头,“入宫之事非同小可,我需慎重考虑,并且也想听听萧公子的意见。毕竟他对宫廷的了解远胜于我,或许能提供一些宝贵的建议。”
她细心地将木盒中的医书和药材一一收好,心中已暗自决定,明日前往侯府拜访萧景琰,与他商讨入宫诊病之事。她深知,无论最终是否决定入宫,都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而萧景琰的意见,对她而言至关重要。
夜色渐深,医馆内逐渐归于宁静。林薇端坐在药房的案前,手中捧着王大人赠予的医书,却难以集中精力研读,脑海中不断权衡着入宫诊病的利弊。她深知,这或许是她提升医术、实现医者理想的关键契机,但也可能将她卷入难以预料的险境。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她缺乏强大的背景支持,唯一能依赖的,只有自身的医术和萧景琰的扶持。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落在医书上,照亮了书页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林薇轻轻合上医书,心中逐渐坚定了一个决心——无论未来面临何种挑战,她都将勇敢面对,凭借自己的医术去帮助更多患者,即便是踏入宫廷这个错综复杂的环境,也要坚守医者的初心,为病患解除病痛。至于最终是否入宫,她会在与萧景琰商议之后,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