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图纸递给李开朗:“看看这个,能看懂吗?需要加工什么?”
李开朗接过来,迅速扫视了几眼,心中已经有了数。
图纸上的几个小零件需要钳工结合车工进行加工,精度要求不低。
“看懂了,凌工,需要加工这几个配合件。”李开朗指著图纸上的几个位置,准確地报出了关键信息。
凌工点点头,指著材料架上的眾多材料。
“嗯,给你一个小时,你试著把这几个件按图纸要求做出来,不要求都做出来,但要做好,工具自己选。”
他的话语很简单,但眼神里的考较意味非常明显。
他要亲眼看看这个理论尖子的手上功夫到底怎么样。
“好的,凌工。”
李开朗没有多话,放下图纸,麻利地挽起袖子,露出结实的小臂。
他走到工具柜前,一一挑选要用的工具和材料。
隨手拿起一块钢料,没有马上动手,而是再次仔细核对图纸尺寸和公差要求,然后在料上熟练、准確地划出加工线。
接著,他稳稳地夹持好工件,拿起锯弓,沿著划线乾脆利落地將多余部分锯掉。
锯条运行平稳,切面平直,显示出良好的基本功。
接下来是銼削平面和角度面。
李开朗的姿势很標准,身体重心稳定,手臂发力均匀。
时间还不到一个小时。
李开朗將加工好的几个零件仔细清理乾净,按照装配图的要求现场进行了组装调试。
只听“咔噠”几声轻响,几个零件严丝合缝地组合在了一起,配合顺畅,没有半点阻滯或鬆动。
他拿起塞尺检查配合间隙,完全符合公差要求。
“凌工,做好了。您看看。”
李开朗將组装好的部件递过去,语气平静。
凌工一直站在旁边仔细观察著整个过程,脸上那副严肃的表情早已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掩饰的欣赏和一丝惊讶。
李开朗做的每一个步骤,宛如教科书一般,没有一点儿出错。
单单就这,就能看出李开朗的功夫不低。
但最终如何,还得看成品。
他接过部件,仔细检查每一个加工面,测量关键尺寸,测试配合情况。
越看,眼中的光芒越亮。
“好!很好!”凌工终於忍不住开口称讚,声音里带著由衷的讚许,“这銼削的平面度,这光洁度!嘖!”
“小李啊,你这手上功夫,五级钳工应该是板上钉钉了,甚至摸到六级的边了,真不像刚出校门的学生!”
他毫不吝嗇地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李开朗谦逊地笑了笑:“凌工过奖了。跟厂里的老师傅们比,还差得远。”
关於李开朗能做出八级工的事,杨厂长依旧没跟他们提及。
就怕树大招风,影响了在科里的关係可就不好。
“难得啊!成绩好,动手能力还这么强!”
凌工满意地点点头,对李开朗的印象大为改观,甚至可以说是刮目相看。
他放下工件,语气变得亲切了许多:“这几天在科里都干点啥了?光看资料?”
“是的,凌工。一直在熟悉科里的一些通用技术规范、设备档案和过往的技改项目资料。”
“嗯,光看不行,纸上谈兵。”凌工大手一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