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是答应了婚事,老太太哪里管后头是什么话?只是满眼欢喜:“好好好!你这个媒做好了,我们家少不得答谢你!”
贺嫂听出了里头的话,只怕这要求没那么简单,便说道:“娘,婶子话还没说完呢。”
贺家老太太连连点头:“哦哦哦,好好好,你快说,什么要求?”
“人家姑娘有两个要求。”
贺老太太不以为这是什么大事,想着左不过下聘要给足场面,嫁进来后要管家之类的事儿罢了。
她年纪大了,大儿媳性子又软,家里的地不是老二的,但老二自己有钱买地,要有个儿媳肯管能管,老太太绝对不拿大。
“别说是两个要求,纵是有十个,她肯来我家,我也替我那小子应下了!”
“老姐姐,不是这回事儿!”
说话间,张媒婆就将王巧巧的两个要求说给了她们听。
贺老太太听了两个要求,有两分为难,却又觉得王巧巧说得也不过分。
只是男人要管传宗接代,若两胎都不生儿子,那老二那房老了可该怎么办呢?
难不成让女儿给养老?这像话吗?
“这第二点自然可以答应,那也是人家的母亲,一两银子那就一两银子,我们家现在也还给得起。只是孩子的事儿”
老太太活了一把年纪,但都是脚踏实地,他们这样人家,并不讲纳妾这样的说法,所以也不会想到给儿子弄个小老婆这方面去。
贺老太太自己觉得倒勉勉强强过得去,只是若两胎都是孙女儿,必定要招赘,赘婿不见得就好。
婆媳两个最终还是决定先跟家里老二商量后再说。
张婆子也知道这桩婚事一天说不完,索性她有的吃,两头都还有好处,也不嫌走那么几趟路。
又过了两日,贺家嫂子亲自去了贺翔练兵地点探望,将王巧巧的意思都说了。
贺翔闻言,想也没多想,一口应下了。
他嫂子见他表态那么快,担心他以后会后悔。
“你可想好了,若两胎都是姑娘,那也没得反悔的。且咱们这样家庭,不兴纳妾啊。”
“嫂子,如今世道不同了,女子也能养家糊口了。她能干,为母亲着想,人那么孝顺,我有什么好犹豫的?我娶妻,总不能盯着人家的肚子瞧,对方的品性是最要紧的。她都点头肯生两个,那是她还年轻,不知道女子生育痛苦,要换我,生一个只怕都要命。她为自己身体着想,又有主见,我看中的就是她这一点。”
其实自他当兵被林大人重用后,有了些闲钱,村里来给他说亲的人就开始络绎不绝了,其中也不乏漂亮年轻的姑娘。
可为什么他偏偏就要王巧巧呢?
他想,他就是爱她的主见,爱她的不卑不亢,爱她的勤劳肯干。
所以他既然认定了王巧巧,那就不管她将来是生儿还是生女。
或许他还是有一点点在意儿子的,但是这种在意比不过他对王巧巧的在意。
贺翔知道,自己跟王巧巧的感情一直都是他陷入的更深些。
哪怕将来他就做了个负心人,王巧巧自己跟她母亲、妹妹依旧能把日子过好。
但是他若是没了王巧巧,只怕他连打仗的心都要丢到脑后去。
这般合他心意的姑娘,若是这次弄丢了,只怕再难找到。
听了贺翔这话,贺嫂子也算是心中有底了。
又同小叔子聊了几句,贺嫂子方才回家复命去了。
贺家跟李家的婚事就这样定好,赶在年前,两家正式结亲,贺翔跟王巧巧另外在城里买了一套小院子住下。
乡下贺翔也买了十亩地,让母亲兄嫂帮着管理。
之所以买十亩地,是因着他手上已经将能用的钱全都用了。
不打仗的时候,他便只有手上的俸禄,他自己不会理财,又加上娶妻他非要大排场,弄得手头没了银两。
贺翔自己也知道自己拿不住财,婚后就让妻子管钱了。
至于王巧巧,打仗的时候她不随军,休完了老板嘴里什么所谓的“蜜月”就立马回去上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