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末在旧金山一家廉价汽车旅馆住下,用最后一张信用卡支付了房费。曾经掌管数亿美元的对冲基金经理,如今只能栖身于这种地方,命运的讽刺让他苦笑。
他打开祖父的信,信纸是那种老式的横线纸,字迹因年迈而颤抖,却依然有力:
“孙儿陈末,
若你读到这封信,说明我己不在人世。我们之间隔着太多沉默与误解,这些年来,我无数次想联系你,却不知从何说起。
你一首认为我对你父母的死因冷漠无情,事实恰恰相反。正因为我知晓真相的可怕,才选择将你送离我身边。有些秘密如同深渊,凝视过久,深渊也会回望凝视者。
我留下的物品并非随意收集,它们共同指向一个被隐藏的真相。股权凭证、钥匙、地图,还有我的研究笔记——这些碎片拼凑起来,能揭开一个延续半个多世纪的谜团。
小心那些穿灰衣的人。他们可能以任何身份出现——政府官员、企业代表,甚至是朋友。不要相信任何人,除非他们能说出‘新月当空’这句暗语。
302住宅地是起点也是终点。如果你选择追寻真相,就去那里。如果你选择平静生活,就销毁一切。但记住,无知并不等于安全。
原谅我这个不称职的祖父。我唯一的安慰是,你身上流淌着陈家的血,而血液中自有其智慧与勇气。
愿命运眷顾你。
祖父陈青云
2023年2月”
陈末反复阅读这封信,每读一次,心中的不安就加深一分。祖父的言语中透露出某种偏执,却又逻辑清晰。穿灰衣的人?半个多世纪的谜团?这听起来像是间谍小说中的情节,与他记忆中那个严肃刻板的工程师形象格格不入。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搜索与遗产相关的信息。“太平洋实业有限公司”的搜索结果寥寥无几,只有几本关于加州商业史的书籍中简要提及,称其为“战后短暂的合资企业,业务不详”。
当他搜索“302住宅地”时,更是几乎一无所获。唯一相关的结果指向一个名为“海岸观测论坛”的小众网站,其中一篇帖子简短提到“302区传说”,描述该地区有“异常磁场活动”和“政府秘密项目”的流言,但没有任何实质性信息。
夜幕降临,陈末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几天前,他的世界还由精确的数字和清晰的逻辑构成;现在,他却陷入了一个充满谜团和暗示的迷雾之中。祖父的信中提到的“父母死因”尤其让他不安——官方记录显示,他父母死于一场车祸,难道事实并非如此?
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屏幕上显示“未知号码”,他犹豫片刻后接听。
电话那头只有沉默,但不是完全的寂静——有轻微的呼吸声,仿佛有人刻意保持通话却不发一言。
“你好?”陈末问道。
没有回应,只有那种若有若无的呼吸声。
“谁在那里?”
沉默持续了约二十秒,然后电话被挂断。
陈末立即回拨,听到的是“您拨打的号码不存在”的提示音。他走到窗前,轻轻拉开窗帘一角,望向下面的街道。夜色中的旧金山车流如织,一切如常,但他却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仿佛有看不见的眼睛正注视着他。
他重新拿起那把黄铜钥匙,在灯光下仔细端详。钥匙柄上的符号现在看起来不再像是随意的装饰,而更像某种密码。其中三个符号反复出现:一个类似新月的形状,一个像是塔楼的图标,还有一个难以辨认的、类似眼睛的图案。
陈末打开祖父的一本笔记本,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表,有些像是电路图,有些则完全无法理解。在最后一页,他看到一行小字:
“当三把钥匙齐聚,门将开启。”
这句话下方,是一幅精细绘制的草图——一个地下设施的剖面图,标注着“302项目主入口”。
陈末合上笔记本,感到心跳加速。祖父的遗产不再是简单的遗物,而是一个个等待解开的谜题。而那个无声电话,像是某种警告,又像是邀请。
窗外,一轮新月高悬天际,洒下清冷的光辉。陈末握紧手中的黄铜钥匙,感到自己正站在某个巨大秘密的门槛上。在他原本计划好的人生彻底崩塌后,一条意想不到的道路正在展开,通往未知而危险的领域。
他知道,自己己经无法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