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皇帝早已陨落,且未留下子嗣,皇位空悬,朝堂陷入混乱。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缓缓走上玉阶,身穿青衣,面色苍白,却目光坚定。
“臣朱承志,恭请太子殿下登基!”
众人皆是一惊,纷纷转头望去,只见一名年约十五六岁的少年,在礼部尚书的陪同下缓步走入殿中。
“这是……先帝遗孤?”有人低声惊呼。
原来,皇帝早有一子,藏匿于民间,未曾对外公布。如今“龙魂”之事已平,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才将其迎回宫中,准备登基。
朱承志跪拜于地,郑重行礼:“臣愿辅佐陛下,守我大明江山永固。”
少年天子神情肃然,轻轻点头:“朕信你。”
朝堂之上,群臣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承志缓缓起身,望着那高高在上的龙椅,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未来的路依旧艰难,但只要他还活着,就不会让大明落入邪道之手。
风起云涌,江山未定,寒门辅臣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
朱承志跪在地上,身体依旧虚弱,体内真气几近枯竭。他望着那少年天子缓缓登上御座,心中却并未感到丝毫轻松。他知道,这场风暴虽然暂时平息,但大明的隐患远未消除。
夜无痕虽败,却未曾真正陨落。“龙魂”虽被击散,但它的力量并未彻底消失,而是化作无数碎片,飘散于天地之间。那些碎片中蕴含着帝王之气,若被有心人寻得,仍可重新凝聚出“龙魂”的残余之力。而靖王虽死,冥宗势力仍在,他们蛰伏多年,绝不会轻易放弃对权力的觊觎。
更何况,如今朝堂之上,暗流涌动。皇帝骤然崩逝,新帝年幼,朝中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宦官、外戚、权臣各怀心思,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新的动荡。
朱承志缓缓起身,目光扫过殿内群臣,心中已有决断。
他不能退。
即便付出生命,他也必须守住这片江山。
就在此时,一道低沉的声音从殿外传来:“启禀陛下,边关急报!”
众人纷纷转头望去,只见一名身穿铠甲的信使快步走入殿中,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密函。
礼部尚书接过密函,展开后脸色顿时一变,随即低声禀奏:“陛下,北疆急报??鞑靼大军已突破长城防线,正向京师方向推进,沿途城镇告急!”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有人惊呼:“不可能!朝廷刚刚经历大乱,怎会如此迅速?”
也有人皱眉道:“难道是冥宗与鞑靼勾结?”
朱承志心头一震,立刻意识到事情远比想象中严重。冥宗既然能在皇宫之内策划“龙魂”传承仪式,必然早有布局。如今皇帝驾崩,皇位更替,正是朝廷最虚弱之时,他们岂能放过这个机会?
他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请命前往北疆,查明敌情,抵御外侮。”
少年天子望向他,眼中闪过一丝迟疑,但最终还是点头道:“朕准了。朱卿乃国之栋梁,望你速去速回,保我大明社稷安稳。”
朱承志郑重叩首:“臣必不负所托。”
离开奉天殿后,朱承志回到府邸,简单收拾行装,准备即刻启程。白绫早已在门外等候,见他出来,轻声道:“你要去北疆?”
朱承志点头:“局势危急,不容耽搁。”
白绫沉默片刻,道:“我知道拦不住你,但我与你同去。”
朱承志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柔和:“这一路凶险万分,你何必……”
“因为我答应过你。”白绫打断他的话,语气坚定,“无论生死,我都不会让你独自面对。”
朱承志微微一笑,伸手握住她的手:“好,我们一起。”
翌日清晨,朱承志与白绫策马出城,直奔北疆而去。
一路上,他们穿过了繁华的京城街道,越过了荒凉的边境村落,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
远远望去,长城之上硝烟弥漫,战鼓声隆隆作响,杀伐之气冲天而起。远处,数万鞑靼骑兵列阵于长城之外,旌旗猎猎,杀意凛然。
而在城墙上,守军士气低迷,伤亡惨重,显然已经支撑不了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