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宏运显然没料到姜云山会突然做出如此大的转变,他认真观察了姜云山的表情,试图找出有什么陷阱。
但偏偏姜云山一脸的坦然。
顾宏运沉吟片刻后,虽然觉得有些意外,但姜云山主动放权却是正合他意。
于是,他还是点头了。
“好的,姜书记…政府这边一定会认真研究,妥善处理投资商撤资的事。”
他表现得十分平静,但内心却隐隐有了一丝得意,认为这是姜云山在他的坚持原则面前,不得不做出的退让。
看来…这凶名昭著的姜云山,似乎也不过如此啊。
这是顾宏运当时的想法。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自己似乎得意得有些早了,因为自从姜云山放权之后,他才真正开始直面压力。
首先,就是来自舆论的压力。
浑江市投资商大规模撤资,多个投资项目停滞的消息,再次悄然在省内一些颇有影响力的经济类报刊和网络平台上出现。
这些报道并没有直接批评政府,而是客观陈述了现状,强调了此事对浑江乃至河西省经济发展的潜在负面影响。
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顾宏运没有料到,就连姜云山都觉得意外了。
一番调查后他才知道,这事背后的黑手居然又是京城于家。
而于家应该是冲着姜云山这个新任浑江市委书记来的,没想到阴差阳错下却让顾宏运给顶了锅。
顾宏运被这轮突然爆发的舆情弄得有些措手不及,不得不硬着头皮努力应对。
然而,这还只是开始。
紧接着,省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开始陆续向浑江市政府的对口部门发来质询函,要求上报具体情况和处理进展,态度也日渐严苛。
姜云山猜到了,这绝对是魏平湖搞的鬼,他还没坐上省长的位置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打压自己了。
可惜,目标错了!
可以说,姜云山有办公会的记录在手,真要追责的话,他也顶多是个次要责任,首当其冲的责任人还是顾宏运。
应付省里的质询,让顾宏运明显有些焦头烂额了。
他确实有背景,但是在河西省却是孤家寡人,借不到任何助力。
而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却依旧还没完。
几天后,压力就再次升级了。
顾宏运办公室的座机开始频繁响起。
先是分管招商引资的副省长林和武亲自打来电话,语气严厉地询问浑江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投资环境问题会突然被媒体聚焦。
不等顾宏运解释,林和武就直接要求浑江市政府尽快拿出有效措施稳住投资者信心,绝不能影响道全省的发展大局。
紧接着就是来自京城某部,与顾宏运有些渊源的一位副司长打来电话,提醒顾宏运浑江市投资商撤资的事情已经引起了大领导的注意,让他尽快妥善处理。
还没等他想出解决办法,京城的外事部门也接连打来电话,询问外企在浑江市撤资的原因。
这些来自省里和京城的电话,如同一声声警钟,接二连三地在顾宏运耳边敲响。
他开始还认真解释,强调政府正在依法依规处理,但似乎没人在乎这个,他们更在乎的只是结果。
尤其是京城那位副司长隐晦的提醒,更是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背景再硬,也扛不住京城大领导对他不满,这对他的政治前途将是毁灭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