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长夜君主 > 第八十七章 他乡遇故知八千四(第1页)

第八十七章 他乡遇故知八千四(第1页)

在这一刻,方彻几乎就认为时光倒流了!

自己又回到了白云洲!

自己微末时期!

眼前两张脸,一张脸正直严肃,说起来绝对不丑。但浑身充满了一种不修边幅的味道,不用真的闻到,只是看到他你就情。。。

林小凡踏下祭坛,脚步轻得仿佛怕惊扰了这片沉睡千年的土地。他的靴底碾过碎冰,发出细微的脆响,如同岁月裂开的声音。每一步落下,地脉便随之震颤一分,九境之中的守心庙同时共鸣,钟声自北向南依次响起,宛如潮水推波,层层递进。

东荒祖殿内,苏璃双膝微屈,君印在她眉心剧烈跳动,似要脱离神魂飞向北方。她没有阻拦,只是缓缓闭眼,任由那股牵引将她的意识送入极渊上空。她看见他站在光柱中央,黑袍残破却身姿挺拔,像一株从冻土中重生的古松。十年不见,他的面容未改,可眼神已不同??不再有挣扎与负重,只剩下一种近乎慈悲的清明。

“你回来了。”她在心底说。

“我一直没走远。”他回应,声音直接落入她识海,“我只是变成了风,成了夜里某个人抬头时看到的一颗星,是母亲哄孩子入睡时哼的那一句歌谣。我藏在每一个不愿熄灭的念头里。”

苏璃眼角滑下一滴泪。

这滴泪不是为悲喜而落,而是因确认??确认那些孤独守望的日子没有白费,确认她所坚持的一切并非虚妄。她曾独自走过九境,在瘟疫蔓延的村落点燃第一盏灯;曾在叛乱四起的边城跪于血泊之中,以君印之力平息暴怒的怨灵;也曾面对万人唾骂,听他们说“林小凡死了,你们的信仰也该埋了”。但她始终记得他最后的话:“只要有人还愿意擦亮镜子,光就不会消失。”

如今,镜子真的被擦亮了。

***

与此同时,南疆少年正行走在荒原之上。怀中的木牌紧贴胸口,每当夜深人静,它便会微微发烫,指引方向。他已经走了七日,靠野果和雨水维生,脸上鞭痕结痂又裂开,可眼神却越来越亮。

这一夜,他在一处废弃驿站歇脚。屋梁腐朽,墙皮剥落,角落堆着半卷泛黄经书。他无意翻看,却发现其中一页写着:

>“守心者,非持火独行之人,乃心中有光、愿为人点灯者也。其形无常,其志不移。或为农夫,或为稚童,或为囚徒。唯其信不堕,故火不灭。”

少年怔住,反复念诵数遍,忽然大笑出声,笑声在空屋中回荡如钟。

“原来……我不是在找他们。”他喃喃道,“我是被他们找到的。”

话音刚落,木牌骤然发光,一道银线自牌面射出,直指屋顶破洞之外的星空。紧接着,远方天际浮现一点金芒,迅速逼近??竟是那只衔着金叶的飞鸟!它盘旋而下,落在少年肩头,轻轻啄了啄他的耳垂,仿佛在提醒什么。

少年伸手接过金叶,叶片上浮现出一行细小铭文:

**“光之所向,即心所归。汝名‘承愿’,当继守之道。”**

他跪倒在地,泪水砸进尘土。

从此刻起,他不再是那个被人驱逐的孤儿,而是万千薪火中的一缕新焰。他知道前方还有无数黑崖城般的铁律之城,还有更多孩子被迫交出心中的晶石,但他不再恐惧。因为他终于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在高台之上,而在卑微者不肯低头的眼神里。

***

西漠黑崖城,晨曦初露。

被废黜的裁决使蜷缩在地下密室,手腕缠着渗血的布条,耳边不断回响《长夜纪事》的诵读声。起初他怒吼、砸墙、咒骂,可三天过去,声音渐渐低了下来。

今日读到的是第五章:“**关于牺牲与尊严**”。

>“林小凡点燃守心焰那一夜,并非无人反对。彼时九境饥荒,百姓质问:为何要用我们的粮秣供养前线将士?为何要让年轻人去死?

>他答:‘我不求你们感激,只求你们记住??有人替你站到了最黑暗的地方。’

>次日清晨,三百妇人自发织布制衣,千里送往边境。她们说:‘我们不懂大道,但我们懂恩情。’”

裁决使突然开口:“停。”

守卫停下朗读,警惕地看着他。

他喘息着问:“……那些女人后来怎么样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