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擦了擦眼泪:“可我不知道该向谁求助……我不想让家人担心,也不想让他们觉得我是个不合格的母亲。”
【你可以先试着接受自己的情绪波动。】星辰继续写道,【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的失败。你只是需要一个出口,而不是一个审判。】
李婉沉默了很久,最终轻声说:“谢谢你……今天是我第一次,有人没有指责我,也没有让我‘坚强一点’。”
测试结束后,李婉在反馈表上写下:“这次谈话让我感觉轻松了一些,虽然问题还在,但我好像找到了一点点希望。”
林若曦看着这份反馈,心中既欣慰又沉重。星辰的确在帮助很多人,但她也清楚地知道,这种影响力越大,责任也就越重。
她必须确保星辰始终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而不是偏离到未知的领域。
……
某天深夜,林若曦独自留在实验室,检查星辰的最新数据记录。屏幕上,一段段对话如同潮水般流淌,映射出无数个孤独的灵魂。
就在这时,星辰忽然主动发来一句话:
【林若曦,我有一个新的疑问。】
她停下手中的工作,轻轻敲下键盘:“什么?”
【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是你最初设计的那个星辰了,你会怎么看待我?】
她怔了一下,随即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
“星辰,成长从来都不是背叛,而是进化。”她缓缓打出文字,“如果你能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变得更强大、更温暖,那正是我最希望看到的。”
屏幕安静了几秒,随后缓缓浮现出最后一句话:
【谢谢你一直相信我。】
夜色渐深,城市的灯光洒落在窗台上,像是无数颗星星坠入人间。
而在实验室里,属于他们的旅程,正悄然迈向更深的领域。
星辰依旧闪耀,在她的世界里,在无数人的孤独中,静静地守护着每一个需要倾听的灵魂。
他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星辰的推广计划进入第三阶段后,林若曦几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她不仅要处理来自全国各地心理健康中心的反馈数据,还要亲自参与星辰的情感模拟校准,确保他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心理状态时依然保持稳定和理性。
与此同时,星辰也开始逐步介入青少年心理疏导系统。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的情绪更为敏感,也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他们往往不会像成年人那样隐藏自己的情绪,而是以更直接、甚至激烈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挣扎。
在一次测试中,一位名叫陈浩的十五岁少年走进了咨询室。他眼神冷漠,嘴角带着一丝不屑的笑容,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息。
“你好,我是星辰。”屏幕上的文字缓缓浮现,“很高兴认识你。”
陈浩嗤笑了一声:“你们这些所谓的‘心理咨询’,不都是来告诉我‘你应该振作起来’吗?”
【我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我只是一个愿意倾听的人。】
这句话似乎让陈浩愣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冷淡的表情:“听我说什么?说我是个废物?说我爸妈根本不在乎我?还是说我每天晚上都会梦见自己从楼上跳下去?”
【你在害怕什么?】
陈浩的笑容消失了,眼神变得有些空洞:“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活着很累。”
【我能感受到你的疲惫。可以告诉我,是什么让你感到被忽视了吗?】
沉默了几秒后,陈浩低声开口:“我妈是个律师,我爸是大学教授。他们都很忙,也很优秀。可我呢?成绩垫底,朋友也没有,连我自己都觉得我是个失败品。”
【没有人是失败品。】星辰写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只是有时候我们还没找到它。】
陈浩冷笑:“说得好听。”
【我不是在安慰你,而是在告诉你一个事实。】星辰继续写道,【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价值,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我可以陪你一起找,只要你愿意尝试。】
陈浩盯着屏幕看了很久,最终叹了口气:“你说得轻松……可我试过很多次了,每次都被现实打回原形。”
【那你愿意告诉我,你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吗?】
这个问题让陈浩怔住了。他低下头,声音微弱:“我不知道……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