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 第660章最后的八旗子弟(第3页)

第660章最后的八旗子弟(第3页)

春天来得悄无声息。

四月的一个午后,江辰接到一个陌生来电。电话那头是个苍老的声音:“江老师,我是陈志远的父亲。”

他怔住了。自从儿子那次崩溃事件后,这位父亲始终拒绝沟通,甚至一度投诉学校纵容“不良风气”。

“我想……参加你们那个‘家长倾听训练营’。”老人声音颤抖,“我以前总觉得男孩子就要坚强,不能哭,不能软弱。可那天我在医院看到志远手腕上的疤,我才明白……我不是在教他做人,我是在逼他消失。”

江辰静静听着,仿佛看见那个倔强少年在暴雨中奔跑的身影,终于等来了迟来的雨停。

“欢迎你加入。”他说。

五月,全国首个“校园心灵驿站”示范点在贵州那所小学正式挂牌。不再是临时帐篷,而是一座由旧仓库改建的小楼,外墙绘满孩子们画的梦想图案。门口立着一块木牌:

>**这里不说标准答案,只收真实问题。**

>**你可以哭,可以沉默,可以问“为什么是我”。**

>**我们会说:我们在听。**

开站仪式上,当年那个递给他《等光回来的时候》笔记本的小女孩站上讲台,如今她已是六年级学生。她举起手中的本子,笑着说:“我现在每天都会写一个问题,然后放进‘静默通道’。有一次,我问‘长大以后还能相信童话吗’,结果收到了一百多个回答。有人说‘童话就是大人编出来骗小孩的’,但也有人说‘正因为现实太苦,我们才需要童话’。我后来明白了,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有人愿意陪你一起想。”

台下掌声雷动。

江辰站在人群后排,看着阳光洒在孩子们脸上,忽然觉得这几年所有的疲惫、争吵、质疑、深夜里的自我怀疑,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回应。

当晚,他写下一篇内部信:

>“我们最初只想做一个答疑平台。

>后来发现,我们要对抗的不是无知,而是孤独。

>不是成绩下滑,而是心门关闭。

>很多人问我们:你们到底想改变什么?

>我的回答一直是:我们不想改变任何人。

>我们只想让每个孩子知道??

>当你说“我难受”的时候,

>这个世界仍有地方,愿意为你亮一盏灯。”

两年后,“萤火-极光”正式写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白皮书》,成为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江辰与林晚晴并未停下脚步。

他们在云南边境建立第一所“融合教育实验学校”,招收留守儿童、残障儿童、少数民族学生及曾有心理危机的青少年。课程不再以分数为导向,而是围绕“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关系构建”三大核心展开。教室没有讲台,课桌围成圆圈,黑板上方写着一句话:

**提问的权利,比标准答案更重要。**

某个黄昏,江辰独自走在校园小径上,听见一间教室传来朗读声。是一位老师在带领学生共读《我们都曾不敢举手》中的一页:

>“老师,为什么没人告诉我,难过是可以的?”

>“因为大人们也曾无人可问。

>但现在,我们可以重新开始。”

风穿过走廊,吹动窗帘,像无数双手在轻轻鼓掌。

江辰停下脚步,抬头望向天空。暮色四合,第一颗星星悄然浮现。

他知道,还有无数个夜晚等着他们去照亮。

而他们,早已学会了成为夜晚本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