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之上,王羽和耶律清德,相互之间,演够了戏之后,这才最终给这件事情画下了一个句号。
一个东夷小朝廷即将解体,西平道正式归入大汉,成为大汉继燕北、燕南、河北、河南、河东、山阴、盛澜、广阴、青北九道之外的又一道国土的句号。
当然,西平原本就在大汉的实际控制之内,但至少之前,在名义之上,这里依旧是东夷的土地,而并非是大汉的土地。
如今,只不过是将这块遮羞布也彻底撕了下来。
王羽和耶律清德这所谓的演戏,事实上,不仅就像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而且,但凡是个聪明人,都可以看得出来。
不过,这种事情,本身也不是愚弄那些聪明人的。这个世上,聪明人能有多少?那些一辈子都没读过书,不识字的普通百姓才暂时上的绝大多数之中的绝大多数。
而就算是那些聪明人,本身也是一个可以看破但却不说破的道理。
说白了,这种事情和三辞三让一样,压根就不在乎被人看穿,也只不过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流程罢了。
“传旨,封耶律清德为宁平公,世袭罔替,邑一万户,赐丹书铁券,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
耶律清德既然识趣的配合,那么,王羽也不会吝啬他的封赏。
这个赏赐,甚至让在场之上,绝大多数的文武都眼红了起来。
宁平公虽然已经是在场之中,绝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爵位顶点了,毕竟,除了宗室之外,其他人可没有封王的资格,不管他们再怎么努力,最多也就是一个公爵。
而在场之下,有那么一小波人,还是自认为未来有资格得到一个公爵之位的,甚至,现在已经有几个被封公了。
可是,如果这个公爵之位的后面,再加上一个世袭罔替,那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意义了。
在岗位上,大汉虽然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但总体上还是汉承苍制。
在爵位上,是一代一代降级传承的,除非是皇权特许,允许下一代平级传承。而世袭罔替,那就是除非他血脉断绝,否则,这个爵位只要传下去,那就永远不会降级,只会是公爵之位。
在大汉,如今还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有世袭罔替的资格的,不要说是外姓臣子了,就算是宗室,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这样的殊荣。
可以说,耶律清德是大汉第一个,得到了世袭罔替爵位的,而且还是公爵之位。
这才是真正的与国同贵!
在场之中,绝大多数人打生打死,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这些吗?
世袭罔替,只要大汉不倒,他们这一家就是永远的贵族,而且还是大贵族。
如果是换成曾经大苍的话,也就只有那十四家的爵位是世袭罔替的。
反而是反面的那些,也只是一些名誉上的东西,实际性的意义不大。
丹书铁券,这玩意儿虽然是相当于免死金牌,除了谋反之外,都能够灭除一死。
可是,都已经做到公爵这份上了,本身除了谋反之外,还有什么罪名是能够把自己玩死的?
至于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这些,皇权允许是允许了,可如果是聪明人的话,那必然是该怎么办还继续怎么办,不会拿这种事情当真的!
“臣叩谢父皇恩典!”耶律清德脸色一喜,赶紧就出来谢恩道。
那个皇位丢了就丢了,反正他也保不住,更不要说,本来就是他白捡的皇位。
如果说之前他还有些舍不得的话,但真正丢了之后,他却反而看开了。
一开始,他所要的就不是皇位本身,而是因为有了这个皇位之后,可以肆无忌惮的享受。
现如今,这个皇位虽然?了,但至少他认的这位亚父给他的补偿还不差。
宁平郡可是位于大汉河北之地,这块地方可是一等一的富。
食邑万户,也就代表着,宁平郡内其中的万户百姓,每年所收的税是他的,而不再是朝廷的。虽然没有实际的封地,可一万户百姓来供养自己,耶律清德已经满足了。
毕竟,据他所知,整个大汉之中,有封地里也就只有少数的几位宗室,剩下的,都是食邑。
封地,所代表的就不再仅仅只是税权,还包括行政权,乃至是组建部分军队的权利,在这方面的把控,王羽可不会轻易放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