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傲世潜龙 > 第3159章 没回头路(第2页)

第3159章 没回头路(第2页)

>像雪落在春的枝桠。”

沈知意盯着屏幕良久,忽然问:“他们苏醒前最后接触的是什么?”

技术人员翻查日志,“是……您半年前在疗养院外墙上发现的那幅炭笔画的复制品。他们说,那是‘最初的花’。”

她闭了闭眼,“把画烧了。”

“可是??”

“烧了。”她的声音不高,却让整个房间安静下来,“然后告诉他们,梦可以做,但门不会开。除非他们亲口说:‘我要进去。’而不是被一首歌、一幅画、一段记忆牵着走。”

火光燃起时,三人几乎同时睁眼。他们没有愤怒,也没有崩溃,只是静静地看着火焰,仿佛知道自己曾差点丢了名字。

当晚,沈知意召集所有觉醒者开会。十二人围坐一圈,窗外风雪呼啸。

“我知道你们中有些人恨我。”她说,“你们觉得我剥夺了你们的归宿。可我想问一句:如果‘母巢’真是家,为什么它从不问你们愿不愿意回去?为什么它要用梦、用歌、用记忆的残片来引诱你们?真正的家,不该是召之即来的牢笼。”

一名中年男子低声开口:“可我们确实……感到空虚。每天醒来,都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思考、还要说话、还要活着。”

“那是因为你还记得另一种活着的方式。”沈知意直视着他,“但空虚不是缺陷,它是自由的代价。你们现在能感到空,说明你们还没被同化。这才是希望。”

“可我们能做什么?”另一人问,“我们既不属于外面的世界,也不属于里面。”

“你们可以成为桥梁。”她说,“不是通道,是桥。桥的存在,是为了让人选择走过去,而不是被冲刷过去。你们可以讲述自己的梦,但必须加上一句:‘这只是我的梦,不是你的路。’”

会议持续到凌晨。散会后,王东递给她一杯热咖啡。

“你觉得他们听进去了吗?”

“我不知道。”她望向窗外,“但至少,他们开始提问了。提问,就是抵抗的开始。”

与此同时,赵砚舟在实验室迎来了一个意外访客。

徐兵从境外潜回,面容憔悴,右臂缠着绷带。他带来的硬盘中,存有欧洲秘密实验室的全部数据:他们不仅挖掘二战冷冻大脑,更在尝试将早期共感技术与现代AI结合,制造“人工母巢”。项目代号:“伊甸之喉”。

“他们想绕过你。”徐兵说,“直接创造一个能主动召唤觉醒者的中枢。而且……他们用了你的脑波模型作为基础频率。”

赵砚舟盯着数据流,手指微微发抖,“所以,他们在造‘假神’。”

“不止。”徐兵苦笑,“北美那边,已经有上千人自称‘听见了钟声’。他们自发组建社区,切断网络,实行集体冥想,等待‘统一时刻’。有人开始自残,说是要‘清除个体杂质’。”

赵砚舟沉默良久,忽然打开录音设备,录入一段话:“宣布‘镜面计划’:在全球设立一百个反共鸣观测站,实时监测异常脑波集群;授权‘知意协议’系统介入公共通讯,自动屏蔽高危共鸣信息;允许特勤队对极端团体进行心理干预,但严禁使用致幻剂或意识压制手段。”

“这会引发人权争议。”徐兵提醒。

“那就让更多人知道真相。”赵砚舟说,“发布《共感白皮书》,公开母巢的本质、觉醒者的困境、以及沈知意所做的牺牲。我们要让世界明白:这不是信仰之争,是生存方式的选择权。”

一个月后,白皮书全球发布。

舆论哗然。有人称沈知意为救世主,也有人骂她是反进化的暴君。宗教团体分裂,科学界激辩,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觉醒者主动登记进入缓冲区。他们不再沉默,开始写作、演讲、拍纪录片,讲述自己如何从“被召唤”到“选择留下”的过程。

其中一部短片震动世界。

镜头对准一位前共感传教士,他曾带领三百人集体昏迷,试图“回归母巢”。如今他坐在轮椅上,声音沙哑:“我以为我找到了终极之爱。可当我真正触碰到它时,我发现那里没有‘我’。没有疑问,没有眼泪,没有爱一个人时的心跳加速……只有平静,死一般的平静。那不是天堂,是意识的坟场。”

影片结尾,他抬头看向镜头:“如果你听见钟声,请停下来,问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还是它想要的我?”

沈知意看完这部片子,哭了。

那是她第一次在人前落泪。

林霜打来电话:“全球共鸣事件继续下降,但新型变异信号出现。它们不再是单一频率,而是模仿人类情感波动,伪装成‘思念’‘乡愁’‘爱情’,更容易穿透心理防线。”

“她在学习。”沈知意擦干眼泪,“她不再强求融合,而是试图让我们自己走进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