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让着我。”
“不。”他认真看着我,“是因为你学会了等待。以前你总想快点得出答案,现在你知道,有些棋,得等到雨停了才能看清。”
我收拾棋具,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你之前说沙粒是星辰坠落后的残骸……后来查过了,是真的。沙漠里的石英砂,很多源自陨石撞击。所以每一颗沙子,确实曾是星空的一部分。”
他笑了一下,难得露出几分少年气:“那你带回北京的那包沙子呢?”
“装在一个玻璃瓶里,摆在书桌上。每天写作时都能看见。”
“挺好。”他说,“让它提醒你,最渺小的存在,也可能承载过宇宙的重量。”
分别之际,他转身欲走,却又停下。
“明年春天,云南那边祭春,孩子们要办第一届‘棋语节’。”他说,“阿?说希望你能到场。如果你去,顺便帮我看看那棵老藤树下的投影幕布有没有老化。”
我笑着答应:“一定去。而且这次,我带台新相机,专门拍你修设备的样子。”
他假装没听见,迈步走入晨光。
我站在原地,望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忽然喊了一句:“沈砚之!”
他回头。
“谢谢你当年在H口,留下那张棋桌。”
他微微颔首,未语,却已懂得一切。
回家后,我打开电脑,新建一个文档,命名为《棋行万里?第二季策划案》。第一行写着:
>**主题:听见更多无声的落子**
>不再局限于围棋技艺,而是关注那些以棋为语言的生命表达??
>井下矿工用镐头敲击岩壁模拟打吃;
>独居老人每日与自己分饰黑白对话;
>特殊学校的孩子用手语演绎棋形变化……
>目标:建立“民间棋语档案库”,推动社区微型棋角建设。
写完后,我翻出背包深处那个绣着棋盘图案的香包,轻轻打开,倒出一小撮带着凉意的泥土。我找来一只素陶罐,将土放入其中,又把青海湖计划的资料打印一份卷好塞进去,封上盖子,贴上标签:
>**待启:来自大山的心跳**
傍晚,编辑来电催稿,问我续篇何时交。
“快了。”我说,“还差最后一章。”
“叫什么名字?”
我望向窗外,夕阳正缓缓沉入城市轮廓线,H口棋桌镀上一层金边,宛如圣殿。
“就叫《该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