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文豪1983 > 第46章 非军事区(第1页)

第46章 非军事区(第1页)

什么?

居然结束了!

众人中,只有两位政治部和宣传科的干部觉得高兴,刚从前线回来的人全都露出复杂的表情,就连闲云强也是这样。

仇恨在众人的心中发芽生根,老唐才刚死,他是多好的一个人…。。。

>陈老师:

>

>我爸今年六十八,退了休,在老家守着一间小杂货铺。他话少,一辈子没抱过我,连我结婚都没来。我妈走后,他更沉默了。上个月我回乡看他,发现他床头放着一盒磁带,标签写着“给儿子”。我没敢听,怕听出什么我承受不了的东西。可我又睡不着,半夜偷偷放进录音机??里面是他用极慢的语速念账本:几月几号卖了两包烟、一瓶酱油;几月五号修了屋顶瓦片,花了三十七块;几月八号……你妈忌日,我炖了她爱吃的萝卜排骨汤,多煮了一碗,放凉了倒掉。

>

>他就这样录了整整四十分钟,没有一句“想你”,也没有一句“对不起”。可我知道,他在跟我说话。我想把这盘带子寄给您,不知道能不能放进《父亲的沉默》?如果不能公开,至少请您替我听听,告诉我,他是不是也在等我回家?

附件是一段音频。陈默戴上耳机,按下播放。

起初是电流声,接着传来老人缓慢的脚步,吱呀一声拉开抽屉,纸张翻动。然后,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像被砂纸磨过:

>“腊月二十三,晴。糖瓜两斤,卖完。王家媳妇来买卫生巾,递钱时手抖,估计又吵架了。这村子里,女人难。”

>

>(停顿,咳嗽两声)

>

>“二十六,阴。雨棚漏了,自己爬上房补。腰不太行,歇了三次。下来时踩空,磕了膝盖。没事,擦点药就行。”

>

>(布料摩擦声,像是在卷裤腿)

>

>“二十八,小雪。镇上邮局老李送来包裹,是你寄的羽绒服。厚,暖和。我穿了三天没脱。你说冷了要加衣,我记得。”

>

>(长久的静默,只有风穿过门缝的哨音)

>

>“三十,除夕。炸了藕盒,多了半碗。你小时候最爱抢这个。我放在桌上,到初一早上才收。隔壁阿婆问‘一个人吃这么多?’我说‘儿子回来吃了剩下的’。”

>

>(声音微微发颤)

>

>“大年初一,你没回。但我还是留了门栓开着。怕你半夜到,敲门我不醒。”

>

>(录音到这里戛然而止)

陈默摘下耳机,胸口像压了块石头。他盯着屏幕良久,终于回复:“带子我收到了。我会亲自听,也会写信告诉您??您父亲不是沉默,他只是用一生学会了以不说的方式说爱。”

他关掉电脑,起身泡了杯浓茶。窗外天光微亮,城市尚未完全苏醒。他忽然想起父亲当年也是这般沉默的人。记忆里那个背影总是佝偻着,在灯下修理收音机,或是蹲在阳台上给花剪枝。有一次他发烧到三十九度,父亲一言不发背起他就往医院走。路上雨大,父亲把外套裹在他身上,自己淋得透湿。到了急诊室,护士问“谁啊”,父亲只答一句:“我爸。”

就这么三个字,再无多余言语。

可那晚他烧退后睁开眼,看见父亲坐在塑料椅上打盹,手里还攥着他小时候最爱的铁皮青蛙玩具??那是十年前弄丢的,原来他一直悄悄找着。

陈默端起茶杯,热气模糊了玻璃窗。他忽然决定,《父亲的沉默》不做巡回讲座,也不出附录CD。这一季,只做一件事:在全国设立一百个“倾听信箱”,由志愿者定期收集父母写给子女的信、录下的语音,分类归档,等待某一天被认领。

他连夜起草方案,标题定为《无声之书:让父亲的名字重新被呼唤》。

第二天清晨,林晚照例送来新一批听众投稿。她将牛皮纸袋放在桌上,轻声说:“有个西安的读者寄来的,说是他爸临终前最后一盘磁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