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步话机里又传来信的指令:“一级关机,一级分离。”
“得。”闫霄都感到头疼:“又是一百吨没了!”
“走吧,赶紧回观摩厅。看后续。”周至拎起相机包,和央视负责拍摄的小组打了个招呼,就赶忙朝军车上跑去。
等到回到观摩厅,就见到冯雪珊和麦小苗坐在玻璃幕墙的前边看着指挥大厅里紧张而有序的忙碌,步话机放在音响的旁边,周至他们刚刚听到的指令都是从这里传出的,小顺子乖乖地躺在冯雪珊的怀里,已经进入了梦乡。
“现在到哪一步了?”
“已经过了最大Q值,速度已经过了一万六千公里,整流罩已经分离,现在是末端火箭在推送。”麦小苗说道。
“啥叫最大Q值?”闫霄问道。
“这是个火箭术语,是指在飞行过程最大动态压力和静态压力的比值。”
“这个比值说明啥?”
“除了发射初始阶段,火箭在飞行过程中越接近这个比值,就越危险,越容易发生爆炸。”周至说道:“过了这个比值后,火箭的安全性就大大增加,也就是说,现在火箭已经过了最危险的阶段了。”
“那为啥末端火箭还在工作,却把整流罩提前就给扔了?”杨和看着大厅对面大屏幕上展示的飞行过程,又疑惑地问道。
“因为整流罩是给火箭调整气流冲击用的,在飞到大气边缘后,空气就变得非常稀薄,甚至没有了,理论上不管星箭形状不管是方是圆,都不会再受气流影响,整流罩自然就没有用了。”何诗情说道“为了减少无效载重的飞行
质量,当然是该扔掉就扔掉。是这样吧肘子?”
“也是,气流都没了,自然就没必要整了。”周至点头。
“三级火箭关闭点火,器箭分离。”大厅里1号指挥席接管了0号指挥席的任务,开始发布指令。
大厅里再次响起了令人激动的掌声。
“时间过得好快啊!”闫霄也一边激动地鼓掌,一边感叹:“从来没有觉得这么快过。”
李老三紧张得都要哭出来了:“可老子怎么感觉过得这么慢呢?!”
“入轨正常。。。。。。"
“进入近地转移轨道了。”周至也在鼓掌:“火箭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现在是卫星部署阶段。接下来就是从近地转移轨道转入同步转移轨道的过程了。
“那现在还有啥关键动作?”
“现在是依靠卫星固定器的自身动力进行变轨动作,第一个关键动作就是在抵达散布区域后实施的星器分离,第二个关键动作是三颗中轨卫星的安全入轨并打开帆板开启工作,第三个关键动作则是同步轨道卫星的入轨并开启
工作,第四个关键步骤就是组网了。”
“还得五个小时是吧?”
“嗯,差不多。如果大家想休息的话可以先去宾馆休息。”
“别,回去也不可能睡得着。还是继续看吧。”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1号指挥席传出来的都是跟踪和遥测的诸多标准指令,大家能够听懂的很多就是”。。。。。。正常”“。。。。。。正常”,虽然心情紧张,但是起码都是好消息。
梁红和闫霄不停地吃着水果,通过吃东西来缓解紧张,周至则是喝茶,李老三家教严格,除了脸色有点发白,表面倒是淡定。
所有人里边最淡定的反而是麦小苗和冯雪珊,两人对小顺子的关心比对发射任务多。
“固定器关闭点火,星器分离。”伴随着这条指令,大厅中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