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那人一边嘴里还在嘟囔着,一边麻溜儿地伸出手,那手指头伸得笔直,就跟那标枪似的,直直地指着那辆刚“嗖”的一下疾驰而过的上海牌SH760轿车,一边还跟大伙比画着。
众人一听,脑袋齐刷刷地就跟那拨浪鼓似的,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扭过去,眼睛瞪得溜圆,直勾勾地盯着那车。
这时候,站在那人旁边有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咧开嘴,露出一口黄牙,伸手“啪”的一下拍了拍那人的肩膀,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扯着嗓子说道:
“嘿,。。。。。。
春日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小雨正坐在桌前敲打着键盘。她的新书已经完成了一半,而她也逐渐找回了了最初的写作热情。
这天放学后,她刚走出校门,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公交站台旁。是林然??她在文学社认识的朋友,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知道她写作困境的人。
“你来啦?”小雨笑着走过去。
林然点点头:“我听说你最近又开始写新书了?”
“嗯。”小雨眼神中带着些许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这次我想写一个关于成长与和解的故事。”
林然好奇地问:“和解?跟谁?”
小雨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跟过去的自己。”
两人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林然忽然说:“你知道吗?其实我一直觉得你很厉害。不是因为你写了多少书,而是你总能在迷茫的时候重新找到方向。”
小雨笑了笑:“那是因为我身边有你们啊。”
回到家后,晨曦正在厨房忙碌,林强则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看到女儿回来,他抬头问:“今天怎么样?”
“挺好的。”小雨放下书包,“我和林然聊了很久。”
晨曦从厨房探出头来:“聊什么这么开心?”
小雨一边洗手一边说:“聊写作、聊人生、聊……我自己。”
晨曦听后笑了笑,没有多问。她知道,女儿正在经历一次内心的蜕变,而她能做的,就是默默支持。
晚饭后,小雨回到房间继续写作。然而,就在她准备敲下新的段落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私信:
【你好,我是《青年文摘》的编辑,我们注意到你的作品一直关注青少年成长议题。不知道你是否有兴趣为我们的‘青春故事’专栏投稿?】
小雨愣了一下,随即回复:【谢谢您的邀请,我很愿意尝试。】
挂断对话后,她望着电脑屏幕,脑海中浮现出许多画面。那些曾经的困惑、挣扎、泪水与欢笑,如今都成了她笔下的素材。
她轻轻敲下第一行字:
“每个人的成长,都像一场漫长的旅行。我们会遇见不同的人,走过不同的路,也会在某个夜晚停下脚步,回望来时的方向。”
第二天一早,晨曦发现女儿的房间里还亮着灯,推门一看,果然看到小雨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手边还放着一杯已经凉透的咖啡。
晨曦心疼地替她盖上毯子,拿起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一篇尚未完成的文章。她扫了一眼开头,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意。
等小雨醒来时,已经是早上七点。她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竟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妈呢?”她轻声自语。
这时,门外传来晨曦的声音:“醒了?早餐在桌上,我去送你爸上班了。”
小雨起身洗漱完毕,坐到餐桌前吃早餐。她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忽然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学校里,班主任找她谈话:“最近有没有参加比赛的打算?市里要举办一场青年作家论坛,我觉得你可以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