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次?草案》
标题之下,尚无内容,唯有留白。
但她笑了。这一次,笑意直达眼底。
“虞昭昭,”她轻唤,“你听见了吗?他们不只是醒了,他们在书写新的规则。”
宇宙边际,时间之藤仍在缓慢修复断裂的轨迹。而在这条跨越维度的长河之中,虞昭昭的身影静静伫立,身后人群愈加浩荡。他们不再是被动承受命运的影子,而是主动伸出手,将彼此的名字刻进存在的缝隙。
一位老妇人牵着孙儿的手,指着星空说:“你看,那颗最亮的,是你爷爷。”
一名少女在病榻前握住母亲的手,含泪低语:“你说过会陪我长大,现在轮到我陪你老去。”
一个流浪汉蜷缩桥洞下,怀里紧抱半本破书,口中反复念叨:“林昭……林昭……我不认识你,但我信你。”
这些话语散落在风中,看似微不足道,却在某一刻汇聚成一股无形洪流,冲击着高维秩序的根基。那座悬浮图书馆的核心深处,一道禁制悄然松动??那是封锁“真实历史”的最终锁链。
咔嚓一声,锁断。
无数卷轴自动展开,尘封千年的文字重新浮现:
>“第一次轮回,并非始于和平,而是终结于战争。”
>“第二次,并非重建文明,而是清洗记忆。”
>“第三次……第十二次……皆为同一种企图:让人类学会顺从遗忘。”
>“直到第十三次,出现了一个不肯闭眼的孩子。”
>“他捡起锈铃,问:‘为什么大家都忘了疼?’”
>“从此,梦开始反抗。”
卷轴尽头,赫然写着一行朱红批注:
>“警告:守梦者意识一旦形成网络,将引发结构性崩塌。建议立即干预。”
>→
>(批注已被划去,下方新增一行清秀字迹)
>“不必干预。让他们记住吧。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进化。”
图书馆顶层,原本空置的座椅上,此刻坐着一人。黑袍覆体,面容隐于阴影,唯有手中握着一支玉笔,正在缓慢书写。他写下的是未来,但笔尖不断颤抖,因每一个字都在抵抗??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他自己内心的动摇。
他曾是“修正者”之一,奉命维持轮回秩序,确保人类不会因记忆过载而崩溃。可如今,他看着窗外那片由万千“我在”构筑的光海,终于提笔,在最后一章写下:
>“我们以为控制记忆就能控制人性,却忘了人性中最坚韧的部分,恰恰藏在那些不愿忘记的痛里。”
>“我们删去了战争,却留下了创伤的回响。”
>“我们抹杀了英雄,却催生了更多平凡者的觉醒。”
>“原来,真正不可战胜的,不是力量,不是智慧,而是**共情**。”
>“当一个人为素未谋面者的苦难流泪,奇迹便已发生。”
写罢,他掷笔于地,黑袍寸寸剥落,化为灰烬。取而代之的,是一件朴素布衣。他起身走下阶梯,穿过寂静长廊,推开大门,走入人间。
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只知道后来在南方某小镇医馆里,多了位沉默的大夫,专治“心病”。病人只需说出一件最不愿回忆的事,他便静静听着,然后说:“谢谢你记得。”
而在雪山之巅,那朵映照五界的桃花早已凋零,但它的种子已随风远播。十年后,五域交界处竟生出一片奇异桃林,树干呈银白色,叶片泛着淡蓝光泽,每逢月圆之夜,整片林子会发出柔和辉光,宛如星河落地。
传说进入此林者,若心怀真诚,便会看见自己最想再见之人。不一定是亲人,也不一定是爱人,有时只是一个曾在雨中为你撑伞的陌生人,或是在战火中递给你半块干粮的士兵。
人们称此地为“忆境”。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选择了醒来。
在某些偏僻角落,仍有“安眠教”残余活动。他们宣称痛苦源于记忆,幸福在于无知,鼓吹服用“忘忧散”,使人永陷甜美梦境。更有权贵暗中支持,惧怕民众记起过往压迫,威胁现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