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眉头一皱,沉声道:“请问是哪位学生?有何证据?”
张大人冷笑一声,取出一封书信,展开念道:“据报,书院女学生赵雪梅,私通京中某部属员,泄露朝廷机密,意图谋乱。”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赵雪梅更是脸色苍白,连连摇头:“弟子从未与任何官员往来,更谈不上泄密!”
黛玉镇定自若,上前一步,道:“张大人,此乃莫须有之罪。若真有其事,请出示确切证据,否则,恕我不予配合。”
张大人冷哼一声:“证据自然会有,还请夫人不要阻挠公务。”
眼看局势紧张,黛玉心知不能硬碰硬,遂沉声道:“既然如此,我愿随同前往巡抚府,面见李大人,亲自说明情况。”
张大人没想到她竟主动请缨,略一迟疑,终究点头:“既是夫人自愿,那便一同前往。”
黛玉转身交代书院事务,叮嘱诸位教习稳住局面,又对赵雪梅低声安慰几句,方才随衙役离开。
一路上,百姓围观议论纷纷,皆指指点点。黛玉面色平静,内心却波涛汹涌。她明白,这是摄政王一方蓄意制造的事件,目的便是打击女学声誉,阻止女子入仕之议继续推进。
抵达巡抚府后,李巡抚早已等候多时。他端坐堂上,冷笑道:“林夫人,今日之事,恐怕不是巧合吧?”
黛玉淡淡一笑,拱手道:“大人之意,可是怀疑我书院藏污纳垢?若真如此,不知可否容我申辩?”
李巡抚冷眼一扫,挥手示意衙役将赵雪梅押入偏厅审问,自己则与黛玉单独谈话。
“林夫人,你也知道,当今之势,女子入仕并非易事。太后虽宠你,然天下士绅众多,岂能因一人之力而改天换地?”李巡抚语气缓和了些,“不如就此作罢,保全书院,也保全你自己。”
黛玉目光如电,直视对方:“大人此言,是在威胁我?”
李巡抚沉默片刻,叹道:“我只是劝你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若执意前行,只怕连书院都保不住。”
黛玉微微一笑,语气坚定:“我林黛玉虽出身书香之家,然自幼立志读书明理,辅正世道。若因些许威胁便退缩,岂不辜负这一生所学?”
李巡抚脸色一沉,正欲发作,忽听外头传来一阵急促马蹄声,紧接着,一名传令兵飞奔而入,高声禀道:“圣上有旨??着江南巡抚即刻进京述职,不得延误!”
李巡抚闻言,脸色骤变,连忙起身接旨。
原来,宝玉早在数日前便秘密联络几位重臣,联名上奏,揭露李巡抚勾结摄政王,打压女学,妄图破坏新政之举。太后震怒,遂下令将其召回京城问罪。
黛玉听闻旨意,嘴角浮现一抹笑意。
赵雪梅之案,自此不了了之。
数日后,黛玉带着赵雪梅返回书院,师生相见,皆激动不已。黛玉站在讲堂前,面对满院学子,缓缓开口:
“今日之事,只是开始。往后,仍会有人对我们指指点点,甚至设法阻拦。但只要我们心中有光,脚下有路,便无惧风雨。”
众人齐声回应:“谨遵夫人教诲!”
春风拂面,花香依旧。书院之内,书声琅琅,一如往昔。
而在远方的京城,新的风暴,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