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门无声地开启,冰冷的金属光泽映入云筝眼帘。进来的正是之前负责她日常监护的那位军官,面色比以往更加冷硬,眼神锐利如刀,不加掩饰地审视着她。他身后跟着一名同样身着军装、手持数据终端的记录员,沉默地站在一旁,仿佛只是一个记录信息的机器。
云筝的心跳微微加速,但脸上并未显露分毫。她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指尖依然轻轻摩挲着那块温润的玉璧。玉璧散发的暖流如同最坚固的屏障,隔绝了空气中弥漫的寒意与压迫感,也让她因强制共鸣留下的虚弱与锁骨处的隐痛得到了持续的缓解。这股力量不仅来自物理层面,更源于心理——它清晰地提醒着她,她不再仅仅是编号703房间里的“监护对象”,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活体密钥”。
她是苏晚的女儿,是“深海管道”项目潜在的巨额股权继承人。这个身份,是母亲留下的盾牌,或许,也是一把尚未出鞘的利剑。
“云筝女士,”军官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公式化的刻板,却比之前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审慎,“关于你向宋文博律师提出的,查阅苏晚博士遗产——即‘深海管道’项目相关原始文件,以及委托独立法律顾问的要求,我们已经收到。”
来了。云筝抬眸,迎上军官的视线,目光平静无波。“那么,军方的决定是?”
军官的嘴唇抿成一条直线,似乎在斟酌措辞。“首先,军方确认,根据你签署的《临时监护协议》相关条款,在特定条件下,你确实拥有了解自身相关事务信息和寻求法律援助的权利。”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但是,苏晚博士遗留的这份股权性质极其特殊,涉及复杂的跨国能源安全、信息安全及历史遗留的国际法律纠纷。其相关文件属于最高保密等级,其中部分内容甚至超出了常规军事保密范畴。”
云筝没有打断他,静静听着,心中了然。这是意料之中的说辞——抬高门槛,强调困难,制造障碍。
“因此,”军官继续说道,“你要求查阅所有‘原始文件’的请求,目前无法立即满足。这需要经过多部门、跨机构的联合评估与审批,程序非常复杂,耗时也无法预估。”他的目光落在云筝手中的玉璧上,停留了一瞬,又移开,“至于委托独立法律顾问的请求,原则上,协议允许。但考虑到你目前的特殊身份和‘深海管道’项目的高度敏感性,任何外部人员的介入,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背景审查和安全评估。这个过程同样需要时间,并且,最终人选需要得到军方的认可。”
这番话滴水不漏,既没有直接拒绝,又设置了重重关卡,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军方手中。他们试图用繁琐的程序和漫长的等待来消磨她的意志,让她知难而退,或者,在她失去耐心时,顺水推舟地接受他们“推荐”的、实际上由军方控制的“独立”法律顾问。
云筝微微前倾身体,双手交叠放在桌上,玉璧被拢在掌心,温暖的触感让她更加清醒。“我理解程序的复杂性和项目的敏感性,”她的声音清晰而沉稳,“但《临时监护协议》并未规定我的合法权利需要无限期等待。我要求军方提供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告知我审批流程的大致阶段和预计周期。同时,关于独立法律顾问,我将自行提供候选人名单,并要求军方在合理期限内完成背景审查。我需要确保我的合法权益在程序上得到公正、及时的对待。”
她没有表现出丝毫急躁或愤怒,只是平静地、坚定地重申自己的要求,将皮球踢回给对方。她很清楚,此刻的争执不在于能否立刻拿到文件,而在于争夺对这个过程的主导权和知情权。她不能接受被动等待,不能接受信息黑箱。
军官的眼神锐利了几分,似乎没料到她在如此境地下,还能如此冷静地利用规则进行反击。他身后的记录员手指在数据终端上快速敲击着。
“你的要求,我们会如实上报。”军官最终还是用了这个万能的理由,“但在得到进一步指示前,你仍需遵守《临时监护协议》的所有规定。同时,鉴于你所接触信息的敏感性已显著提升,从即刻起,你的监护等级将相应调整。房间内的信息交互设备将被限制使用,每日的活动安排也会有新的规定。希望你理解,这是为了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也是为了你自身的安全。”
图穷匕见。以“安全”为名,行“加压”之实。限制信息交互,无疑是担心她将“深海管道”的消息传递出去,尤其是传递给傅凌鹤。
云筝心中一沉,面上却不动声色。“我明白。我会配合军方的合理安排。但我再次强调,我要求以书面形式,尽快得到关于遗产信息查阅和法律顾问委托程序的明确时间框架。”她看着军官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这是协议赋予我的权利。”
军官与她对视片刻,最终只是点了点头。“你的诉求已记录。我们会尽快向上级汇报。”说完,他示意记录员停止记录,两人转身,如同来时一样沉默地离开了房间。
厚重的金属门再次合拢,发出沉闷的声响,将云筝重新囚禁在这方寸之地。房间里似乎比刚才更安静了,静得能听到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以及锁骨处那枚分子式标记与玉璧之间微弱的、持续不断的共鸣。
监护升级,信息封锁……军方的反应比她预想的更快、更直接。他们显然对“深海管道”这份遗产极为重视,甚至可能超出了她的初步判断。这是否意味着,这份遗产本身就与军方正在进行的“智核”改造,或者与那隐藏的第三方势力有着更深的牵连?
母亲苏晚,她究竟留下了一个怎样的谜局?这份看似是财富和力量的遗产,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加凶险的陷阱?
云筝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玉璧传来的暖流缓缓流淌全身。它不仅仅是缓解了身体的不适,更像是在她的意识深处注入了一股清泉,让她在巨大的压力下保持着惊人的冷静和专注。
她知道,军方绝不会轻易让她接触到核心信息,更不会让她轻易引入外部力量。他们抛出这份遗产,或许本意是想用继承权作为新的控制手段,却没想到她会立刻抓住协议赋予的权利反戈一击。现在,他们必然会用尽一切办法,阻止她利用这份遗产脱离掌控。
接下来的日子,无疑会更加艰难。物理上的囚禁和信息上的隔绝将如同两道枷锁,越收越紧。
但云筝的眼神却愈发坚定。军方的封锁,恰恰证明了这份遗产的重要性,证明了她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越是阻挠,她越要弄清楚“深海管道”的真相。越是隔绝,她越要想办法将这个消息传递给傅凌鹤。
傅凌鹤……他还在那个冰冷的金属房间里,被迫协助军方升级“智核”,同时也在暗中寻找着苏晚留下的后门和第三方的蛛丝马迹。他必须知道这个新的变量。这份来自深海的遗产,是他们目前唯一的、可能打破僵局的外部筹码。它不仅关乎她的自由,更可能影响到“智核”的最终归属,甚至“雪崩”程序的走向。
如何传递信息?在监护升级、信息交互被严格限制的情况下,这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例行的探视?军方肯定会对此严加防范,任何可能泄露信息的行为都会被立刻中止。通过信件?所有往来信件都会经过严格审查。
她开始仔细审视这个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思考着一切可能的途径。目光扫过墙壁上不起眼的通风口格栅,扫过天花板角落的监控探头,扫过送餐口那小小的窗口……她的思维高速运转着,像一台精密的计算机,分析着每一个细节,评估着每一种风险。
时间不多了。军方虽然在程序上拖延,但他们内部的决策和行动绝不会停止。她必须抢在他们找到彻底控制遗产、或者找到更有效控制她的方法之前,将信息送达傅凌鹤手中。
她再次握紧了手中的玉璧。那温润的触感和奇异的暖流仿佛在无声地告诉她:不要放弃。母亲既然留下了这份遗产和这个信物,就一定预见到了她可能面临的困境,或许,也留下了某种……意想不到的通路。
她需要时间思考,需要观察,需要等待一个机会。军方的压力越大,看守越严密,就越有可能在不经意间露出破绽。
这场在囚笼中的博弈,因为这份突如其来的遗产,已经进入了短兵相接的阶段。她能感觉到,无形的绞索正在慢慢收紧,但同时,一扇通往更广阔、也更危险世界的大门,也因这块玉璧而被强行撬开了一道缝隙。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窗外是军事基地内一成不变的灰色建筑和规律巡逻的士兵。看似固若金汤。但云筝知道,再坚固的壁垒,也总有可以突破的地方。她需要的,是找到那个支点。
而现在,她首先要做的,是耐心等待。等待军方对她要求的正式回应,也等待下一次与傅凌鹤“例行探视”的机会。无论如何,她都要做好准备,将“深海管道”这四个字,变成他们两人心照不宣的新密码,注入这场生死攸关的棋局。
夜色渐深,房间内的灯光显得有些刺眼。云筝重新坐回椅子上,闭上眼睛,意识沉入那片由玉璧带来的温暖与清明之中,开始在脑海中一遍遍推演着可能的计划。她知道,从她向宋律师提出要求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没有退路了。要么,在这深海的暗流中找到生机;要么,被彻底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