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奕亲自带队,查封“生命方舟”基金会总部。在保险柜中,他们发现了更为惊人的文件:一份名为《社会健康指数评估模型》的内部报告,明确提出通过降低“低价值人口存活率”来提升城市GDP增速,并附有数学推演公式。
报告末尾,赫然印着三位现任厅级干部的签名。
舆论彻底爆炸。
全国媒体集体跟进,《人民日报》发表社评:“当医学沦为屠刀,我们每个人都是潜在受害者。”央视新闻频道连续五天推出专题报道《被删除的名字》,逐一还原G类案件受害者的生平故事。
一位退休教师的女儿含泪讲述:“我爸只是高血压,住院一周后突然‘心衰’去世。他们给了我妈八万块,让她签字。她不懂,以为真是病死的……可现在我知道,他是被当成垃圾处理掉了。”
一场迟来了二十多年的正义风暴席卷全国。
十二名涉案官员落马,六家关联企业被吊销执照,徐怀山被判死刑缓期执行(因其年逾七十,依法不适用立即执行),其子徐文斌获刑二十年。孙丽华作为关键证人,获得减刑。
而“G类清除计划”的三十九名受害者,终于被正式追认为“因公牺牲”,家属获得国家赔偿与公开道歉。
但在所有仪式之外,周奕做了一件事。
他申请将母亲林秀英的日志、陈国栋的录音、葛云勇的遗言、以及那份完整的“终极证据包”,全部刻录成光盘,送入市档案馆永久保存。并在旁边设立一块铭牌,上面写着:
>**“谨以此纪念那些在黑暗中仍选择发声的人。
>他们不是英雄,只是不愿闭眼的普通人。”**
又是一个雨夜。
周奕独自来到新建的“医疗正义纪念园”。这里安放着G类案件所有受害者的姓名碑,每一块石头都打磨得光滑如镜,映着天光与行人脚步。
他在林秀英的碑前放下一支新鲜百合。
身后传来脚步声。
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拄着拐杖,颤巍巍走到另一块碑前。她抚摸着上面的名字??张桂芬,正是之前打电话给他的那位母亲。
“你是周警官吧?”她转过身,眼中含泪,“谢谢你让我知道,我女儿不是疯子。她当年坚持说妈妈是被人害的,所有人都笑她。现在……终于有人信了。”
周奕点头,说不出话。
“我还带了样东西。”老人从布包里拿出一本破旧的日记本,“这是我闺女从小记的。她说,只要每天写一遍‘妈妈是被杀死的’,总有一天会有人听见。”
他接过日记,翻开第一页,稚嫩笔迹写着:
>1997年5月3日晴
>今天老师讲了真相的力量。我说我家也有一个真相,可没人愿意听。老师说,那就写下来,留给未来的人。
>我写了:妈妈是被杀死的。
>明天我还写。
一页页翻过去,同样的句子重复了上千遍。
周奕跪了下来。
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敬畏。
这些人用一生等待一句“对不起”,而更多的人,甚至连等待的机会都没有。
他知道,这个世界永远不会完美。
但只要还有人记得,还有人愿意翻开旧档案、打开老收音机、走进尘封地下室,去寻找那些被刻意抹去的声音??
那么,光明就还没有彻底离去。
雨停了。
东方泛起鱼肚白,晨光洒在纪念碑群上,宛如镀金。
他站起身,整了整警服领带。
远处,一辆警车正缓缓驶来,车载电台播报着新的案件通报。
他转身走向车子,步伐沉稳。
因为前方,仍有墓碑等待唤醒。
仍有真相,等着被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