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华娱从洪世贤开始 > 第612章 我是软饭男祁讳理直气壮恬不知耻(第2页)

第612章 我是软饭男祁讳理直气壮恬不知耻(第2页)

“这是我爷爷活着时听到的世界。”巴特尔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压住了全场,“他说,风里有祖先的脚步。以前我不信,现在我知道了??只要还能听见,他们就没真正离开。”

掌声雷动。其木格坐在前排,泪流满面。她没想到,那个曾因创伤失语的儿子,如今竟能用声音重建记忆的桥梁。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场演出被《光之路》摄制组全程记录,并作为影片结尾的重要素材。导演决定更改原定结局:不再以宏大叙事收束,而是聚焦于一个个普通人开口的瞬间??

镜头切到云南边境小学,雨季竹林中,学生们齐声朗读课文,声音与滴水声交织成诗;

切换至青海湖畔,篝火映红少年的脸庞,他讲述梦见的祖先迁徙之路;

再切至喀什老院,赵建国握着儿子的手,共同按下录音键:“今天,我们一起讲《西游记》。”

最终画面定格在星空之下,万千灯火依次亮起,拼出那句熟悉的标语:**听见,即抵达**。

影片试映当晚,国家广电总局多位领导到场。评审组长看完后久久未语,最后只说了一句:“这不是纪录片,是新时代的民歌。”

一个月后,《光之路》在全国公映。票房并未爆炸式增长,但口碑持续发酵。各大高校掀起讨论热潮,“声音伦理”“听觉正义”成为热门课题。更有学者指出:该项目揭示了一个长期被忽视的事实??在中国广袤的基层社会,存在着庞大的“无声表达者”,他们不缺故事,只缺通道。

受此启发,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启动“千校声网”工程,计划三年内在一千所乡村学校建立标准化录音教室;邮政系统推出“语音明信片”服务,用户可用手机录制祝福,打印成二维码贴纸随信寄出;甚至连12345市民热线都增设了“倾诉专席”,专门接听情绪压抑者的无诉求通话。

变化悄然渗透进日常生活。

某天,北京地铁站一位老人突发心脏病倒地。急救人员赶到前,围观群众自发围成人墙,其中一人掏出手机录音并大声说:“大爷您坚持住!我们现在就开始给您讲故事!”随即播放一段《三国演义》选段。事后医生坦言:“这种心理干预,有时比药物起效更快。”

而在南方某监狱,服刑人员家属探视结束时,不再只是挥手告别。许多人会站在门口录音亭前,录下一句话:“等你回来。”这些音频会被封装进特制卡片,随月度生活包送达监舍。一名狱警感慨:“自从有了这个,自伤事件下降了七成。”

林浩然始终关注着这一切,但他最关心的,仍是最初的那个问题:**谁在听?**

为此,他亲自带队回访早期参与者。在贵州山村,他见到了那个曾对着灯柱喊“你好,光明”的小男孩。如今已是五年级学生,成绩优异。家里墙上贴满奖状,床头却始终放着那盏旧路灯模型。

“我还记得第一次点亮它的感觉。”男孩笑着说,“就像黑暗里有人回应我。”

在新疆康复中心,苏日娜已能流畅表达。她报名参加了“盲耳剧团”的编剧培训,提交的第一个剧本名为《风知道》??讲述一个失语女孩如何通过聆听自然找回声音的故事。

林浩然问她:“为什么写这个?”

“因为我也曾以为,不说出来就不会痛。”她望着窗外杏花纷飞,“但现在我知道,痛说出来,才真的过去了。”

春天再度降临喀什,老院里的“梦想灯”又多了十几盏。每一盏都藏着一段未完成的愿望:想学画画的,想当医生的,想回家看看妈妈的……唯有角落那盏灰色小灯依旧熄灭,标签上的字迹却被悄悄改成了:“留给下一个找到声音的人。”

某个黄昏,林浩然独自坐在凉亭里整理U盘资料。突然,系统提示收到一条匿名上传音频,来源未知,地点模糊定位在西北戈壁地带。

他点开。

起初是风沙呼啸,接着传来轻微咳嗽声,然后是一个苍老却坚定的男声:

“我是张德海,甘肃酒泉人。三十年前修铁路,塌方埋了七个兄弟。我活下来了,可从那以后再没说过话。昨天我孙子给我看了《光之路》,他说:‘爷爷,你也该说点什么了。’”

停顿良久,呼吸沉重。

“兄弟们,我对不住你们。那天要是我能快一步拉住老李,要是我能喊出声提醒大家……这些年,我一直睡在你们坟边,听着风叫,就像你们还在骂我、劝我、叫我别傻。”

又一阵沉默。

“但今天,我想告诉你们??我也听见了。听见娃娃们念书,听见路灯亮起,听见有人替我们这些没名没姓的人说话。所以……我不躲了。”

最后一句轻得几乎听不见:

“老李,我给你带了瓶酒,就在你碑前。你说,咱哥几个,还能不能再喝一杯?”

音频结束。

林浩然坐在原地,许久未动。窗外,暮色四合,新装的智能路灯逐一亮起,光影流动,如河奔涌。

他知道,这条“光之路”,远未走到尽头。

第二天清晨,他召集技术团队,下达一项新任务:“开发离线唤醒功能,确保哪怕在无信号区,只要有人按下录音键,声音就能被保存、被传递、被听见。”

与此同时,“声音驿站”官网首页悄然更新。原本的宣传语“让沉默被听见”下方,新增了一行小字:

**每一个开口的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而在千里之外的酒泉戈壁,一座简陋的墓园中,一台太阳能录音桩静静矗立。顶部指示灯微微闪烁,显示已成功上传最新音频。碑前摆放着一只玻璃杯,半瓶白酒映着朝阳,杯底压着一张纸条:

“兄弟们,我说了。这回,你们听见了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