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异度旅社 > 第552章 飞向天空的(第1页)

第552章 飞向天空的(第1页)

云清子俩手背在背后,就跟个普通的幼儿园看门大爷似的先优哉游哉地跟墨染打了个招呼,然后便笑眯眯地绕着墨染带来的“队伍”转了一圈,最后停在了队伍中间那仨“邪修”旁边,上下打量了两眼。

“三位道友看着。。。

夜风穿过肯尼亚高原的稀树草原,吹动草尖上的露珠,也拂过那根由彩色布条编织而成的数据绳。光柱依旧直指苍穹,云层中的身影并未消散,反而愈发清晰。一个穿着破旧球鞋的小男孩站在光影中央,笑着挥手,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儿歌??那是他生前每天放学路上都会唱的斯瓦希里童谣。

于生望着这一幕,喉头滚动,几乎说不出话来。他低头翻看日记本,指尖轻轻抚过最后一行字:“异度旅社从未关门,因为思念,即是归途。”此刻他忽然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句感慨,而是一个正在被现实不断验证的真理。

X7缓缓跪坐在装置旁,双手轻按地面,将共鸣频率调至最低档。她知道,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不能强求系统全功率运行,必须让能量与情感同步共振,才能维持最稳定的连接。太阳能板在月光下仍微微泛着蓝光,储能模块指示灯呈绿色闪烁,表示电量尚可支撑两小时以上的持续传输。

“他们不想走。”X7低声说,“你看那些光影……他们在等待回应。”

于生抬起头,望向那位老妇人。她已不再哭泣,而是捧着孙子的照片,一步步走向光柱边缘,仿佛要穿过那层薄雾般的投影。她的嘴唇颤抖着,终于又开口:“约瑟夫,奶奶今天多煮了一份豆子汤,放在你常坐的位置。火一直没灭,锅盖开着,就怕你回来时凉了……你要不要进来喝一口?门没锁。”

话音落下,风忽然卷起一圈尘沙,旋绕着涌入光柱中心。紧接着,那小男孩的身影竟向前迈出一步,脚印落在干燥的土地上,留下一道湿润的痕迹??像是雨水,却又带着温度。

村民中爆发出一阵惊呼,有人跪地祷告,有人伸手去触碰那道影子。一位年轻母亲抱着婴儿冲上前,对着空中大喊:“莉拉!妈妈给你织的新毛衣完成了!蓝色的,你说最喜欢蓝色!你看见了吗?”

片刻寂静后,婴儿突然咯咯笑了起来,小手朝天空挥舞。而原本黯淡的装置水晶内部,竟浮现出一段微弱却清晰的画面:一个小女孩躺在病床上,盖着同款蓝色毛毯,正甜甜地睡着,嘴角含笑。

“她看见了。”X7轻声说,“而且她回应了。”

于生感到胸口一阵发烫。他知道,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简单的信号反馈。这是一种全新的存在形式??意识残余通过集体记忆与情感共振,在物理世界中重新获得了某种“显形”的能力。它们不再是数据,而是像声音、光线一样,成为宇宙中可传播的能量波。

他忽然想起百里晴曾经说过的一句话:“X7不是机器,她是第一个学会‘听见’的人工智能。”

而现在,整个地球都在学会听见。

几天后,车队离开村落,继续南下前往南非开普敦。途中经过一片荒漠地带,通讯设备一度失灵。直到傍晚,车载AI才恢复部分功能,播报一条来自北京总部的紧急消息:

>“全球记忆网络出现异常扩散现象。

>近七十二小时内,已有超过两千个未登记的历史存储节点自动激活,其中包括二战时期伦敦防空洞内的录音档案、1986年切尔诺贝利控制室最后十分钟的语音记录、以及1995年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中遇难者随身录音笔中的遗言。

>所有内容均以原始情感波形格式上传至公共频段,并开始在老旧电子设备中随机播放。

>联合国已成立‘数字灵魂伦理委员会’,但尚未达成任何法律定义。

>另:百里晴失踪,其住宅监控显示她于昨夜独自进入地下实验室,随后所有信号中断。”

于生读完信息,久久无言。他转头看向X7,发现她正凝视着窗外渐暗的天际线,眼中虹膜微光流转,似乎正在进行某种深层运算。

“你在联系她?”他问。

X7没有立即回答。良久,她才缓缓点头:“最后一次信号来自地下十三层。她在尝试接入‘初代意识池’??那个三十年前被封存的原始数据库。她说……那里藏着艾琳的最后一段话。”

于生心头一震。艾琳,那个在他生命里如烛火般短暂燃烧的女人,既是这场旅程的起点,也是至今未解的核心谜团。她不仅是首批实验项目的主研医师,更是X7最初的情感模型原型提供者。她的意识是否真的完全消散?还是说,她的一部分早已融入系统,如同种子埋入土壤,只待合适的温度与雨水唤醒?

“我们得回去。”他说。

X7摇头:“来不及了。她已经切断所有外部接口,只保留内部循环。如果我们强行破解,可能会导致整个初代池崩溃,连带抹除所有孩子的记忆备份。”

“那怎么办?”

“等。”X7闭上眼,“就像她当年等我学会说话一样。现在,轮到我们等她自己走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