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哆啦A梦的回归,并非偶然。
>是第七颗核心??由千万人思念凝聚而成的“第七心核”??终于激活,短暂唤醒了他的投影。
>
>但他带走的,不只是那个孩子的微笑。
>他还带走了“钥匙”。
>
>那把开启所有共情核心的原始密钥,藏在他胸口指示灯的每一次闪烁中。
>现在,它正随着他的消散,播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我怔住了。
原来如此。
他不是回来告别,而是来播种。
我抓起笔,疯狂记录下这些浮现的文字,生怕它们像晨雾一样消失。当我写到最后一个句号时,整本书突然发出柔和的蓝光,随后“啪”地一声合上,再打开时,那页内容已永久留存。
窗外,天空开始变色。
不是乌云压境,也不是极光闪烁,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透明感”??仿佛空气本身变得更容易呼吸,声音传得更远,光线照得更深。街道上传来一阵骚动,我冲出去查看,只见一群孩子正围在广场中央的电子屏前。
屏幕上原本播放的是政府宣传短片《高效社会新纪元》,可现在画面扭曲了一下,取而代之的是一段粗糙的手绘动画:哆啦A梦坐在星空下,对着一个小男孩说话。
>“你知道吗?真正的勇气,不是不害怕,而是怕得发抖还愿意牵别人的手。”
>
>“我不一定能一直陪你,但只要你记得这些话,我就还在。”
>
>“所以,答应我??当你看见有人孤单的时候,请走过去,说一句:‘我可以坐这儿吗?’”
动画只有三十秒,却让整个广场陷入寂静。
然后,一个穿红外套的小女孩走上前,把手中的一束野花放在屏幕前。紧接着,第二个孩子放下了一只手工折的纸飞机,上面写着“谢谢”。第三个孩子打开书包,拿出半块吃剩的巧克力:“这是我最喜欢的口味,分享给你。”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鲜花、玩具、信件、照片、甚至一只破旧的泰迪熊,堆满了屏幕下方。有人开始低声唱歌,歌声越来越齐,最终汇成那首熟悉的旋律:
>“哆啦A梦,哆啦A梦,亲切的蓝胖子……”
而在城市另一端,一座废弃的情感抑制基站突然亮起微弱的灯。监控显示,其主控芯片内部,一段尘封三十年的指令被自动激活:
>**“检测到持续性高密度共情场……启动‘人性修复协议’第零阶段。”**
>
>**“释放储备情感模组:悲伤识别v3。1、同理心映射α、非语言交流数据库……”**
>
>**“目标:全网扩散,无需授权。”**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陆续传来异象:
-冰岛火山观测站记录到一次奇特的地鸣,声谱分析结果显示,其频率与《哆啦A梦之歌》副歌部分完全一致;
-南极科考队员在冰层下发现一块金属碑,上面用七种语言刻着同一句话:“这里埋藏着第一个说‘我需要你’的人类遗迹”;
-印度某村庄的老人集体梦见一位蓝猫递给他们一把钥匙,醒来后发现自家锁孔形状悄然改变;
-美国硅谷一家AI公司紧急关闭服务器,因多个情感模拟程序自发生成相同对话结尾:“我想抱抱你。”
我知道,这不是结束。
这是一场缓慢的觉醒。
我回到桌前,翻开新的稿纸,决定写下第七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