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剑道余烬 > 第七十六章 哀莫大于心死(第3页)

第七十六章 哀莫大于心死(第3页)

他并未强行摧毁封印,也没有贸然开启。而是将千万人今日所忆、所感、所爱的一切,编织成一首无声的歌,轻轻贴在门上。

歌声里有母亲哄睡的摇篮曲,有少年离家时父亲沉默的背影,有老兵抚摸战友墓碑时颤抖的手指,有孩子第一次说出“我爱你”时羞涩的脸庞……

那扇门,缓缓震动。

门缝中的黑雾退缩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柔和的金光从中溢出。

紧接着,九具灰袍尸骸同时抬头,空洞的眼窝里燃起点点微芒。他们伸出手,不是阻挡,而是迎接。

而在他们身后,无数被困的灵魂开始缓缓站起,彼此相视,泪流满面。

其中一个身影格外清晰??正是阿禾的母亲。她转过身,隔着时空望向女儿,嘴唇微动。

阿禾突然大哭,扑倒在地,用尽全身力气喊出一句完整的话:

“娘!我记得你!我一直都记得!”

那一刻,整座归心屯的墙壁自动浮现出层层叠叠的炭画,全是村民们过去十年间讲述过的记忆场景。火光映照下,宛如千百双眼睛同时睁开。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忆庐”“醒舍”“反刍馆”纷纷报告异象:铜镜自鸣,木简齐响,墙上墨迹流动重组,竟自行撰写出一部《未亡人录》,记载着历代被抹除者的姓名与事迹。

三年后,心灵联结阵全面贯通。人类正式迈入“共忆时代”。新生儿无需药物即可天然继承家族情感印记;临终者可将自己的关键记忆封装传递给后代;甚至连动物也被发现具备一定程度的记忆共鸣能力。

至于那扇青铜巨门,则永远半开着,不再被视为威胁,而是一座纪念碑,名为“醒threshold”。

人们立碑于门前,刻下新训:

>“勿忘痛,亦勿惧梦。

>真正的安宁,不在遗忘,而在同行。”

百年之后,断崖岭已成为朝圣之地。每年清明,无数人带着写满回忆的纸船来到此处,放入溪流。船只顺水而下,据说能在特定时辰抵达梦渊边缘,化作星光融入长空。

某年春雨绵绵,一名小女孩蹲在溪边放船,忽闻身后传来脚步声。她回头,只见一位白发老人静静伫立,目光温柔。

“奶奶说,你是沈昭。”女孩仰头问。

老人笑了笑,摇头:“我不是他。我只是记得他。”

女孩点头,认真地说:“那你也活着。”

老人眼中闪过一丝暖意,轻声道:“是啊……只要还有人记得,我们就没走远。”

雨停了,云开月明。远处山巅,一声清越剑鸣划破寂静,久久回荡。

没有人知道那是否真是剑声。

但每个听见的人,都在心底默默回应:

“我记得。”

“我在这里。”

“我没有忘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