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心跳加快:“你看到是谁了吗?”
“没……天太黑了,而且我只是个工人,不想惹麻烦。但我记得那个声音很熟,像是大厦里某个工作人员,但具体是谁我也说不准。”
“你能描述一下声音的特点吗?”
“听起来有点沙哑,说话带点本地口音,年纪应该不大,三十出头吧。”
挂断电话后,张凯立刻联系了陆川。
与此同时,技术组也传来了新的线索??那辆停在大厦后巷的黑色面包车,终于找到了它的行驶轨迹。它从市区一路开往城东的废弃工业区,在一家已经倒闭的机械厂门口停下。
“调取厂区周边监控!”陆川一声令下。
傍晚六点,画面拼凑出完整的时间线:死者被抬下车,随后进入厂房;一个多小时后,只有一人离开。
“凶手还活着,而且很可能就是那个年轻人。”杨林盯着屏幕上的影像,语气坚定。
夜色再次降临,刑侦支队灯火通明。案件的轮廓逐渐清晰,但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刑侦支队的会议室里,空气仿佛凝固。窗外的城市灯火如织,却照不进这间被疑云笼罩的房间。陆川站在白板前,目光在“死者身份不明”、“液压油残留”、“通风口头发”这几个关键词之间来回游移。
“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看似零碎,但它们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联系。”他缓缓开口,“死者不是流浪汉,也不是普通失踪人员。他的穿着、饮食、指甲缝里的液压油成分都指向一个特定的职业群体??电梯维修工。”
张辉点点头:“豪瑞大厦最近一个月内有没有维修记录?”
“有。”杨林翻出一份档案,“上周三和周五,大厦A座和B座的两部电梯分别出现故障,物业请了外部维修公司来处理。”
“查那两家公司的员工名单。”陆川语气坚定,“尤其是近期行为异常的人员。”
与此同时,技术组传来新消息:那辆停在豪瑞大厦后巷的黑色面包车,在离开废弃机械厂后,又出现在城南的一家汽修厂附近。
“调取汽修厂监控!”陆川立刻下令。
几分钟后,画面显示一辆熟悉的黑色面包车驶入厂区,随后从副驾驶位下来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人。虽然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脸,但从身形判断,此人身高约175cm,体型偏瘦,动作利落。
“这个人是谁?”张辉皱眉。
“正在人脸识别比对中。”技术员大刘快速敲击键盘,“不过……奇怪,系统里查不到匹配结果。”
“那就说明他没有犯罪前科,或者使用了假身份。”老周在一旁插话,“要么就是个普通人,只是碰巧路过。”
“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陆川冷冷地说,“继续追踪他的行动轨迹。”
夜色渐深,刑侦支队依旧灯火通明。小林揉了揉酸痛的眼睛,继续翻查着全市范围内从事电梯相关工作的人员名单。她忽然停下鼠标,盯着屏幕喃喃自语:“这个名字……怎么有点眼熟?”
她将页面截图发到群里:“大家看看,这个叫陈志远的人,今年46岁,职业是电梯维修工,三年前曾在豪瑞大厦做过维护工作。但奇怪的是,他五天前突然失联,家人也没报案。”
“为什么不报警?”张辉追问。
“据说他妻子说他是去外地出差,但到现在都没回。”小林皱眉,“可我查了他的手机定位,最后信号停留在豪瑞大厦附近。”
“立刻联系家属做DNA比对。”陆川当机立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