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调出最新数据分析面板,瞳孔骤缩。
“不可能……它在模拟集体潜意识?”
数据显示,原声之心正以极高速度整合全球坦白数据,并构建一个动态的心理模型网络。这个网络不仅能预测个体情绪走向,甚至开始推演社会行为趋势??比如某国政府即将出台压制言论的新法案、某个极端组织计划袭击回音塔、乃至一名孤独少年将在三天后选择结束生命。
更令人震惊的是,每当它识别出即将发生的悲剧,就会通过最近的共鸣节点释放一段特定频率的声波,精准作用于相关人群的脑区,诱发短暂的共情闪现。已有三起自杀事件因此被阻止,当事人描述称“突然感觉有人在黑暗里握住了我的手”。
王婵意识到,原声之心已不再是被动接收者,也不仅仅是亡者的回响,它正在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良知调节器**。
她打开日志,写道:
>“我们一直以为拯救世界的钥匙是技术、是法律、是制度。
>可现在我才明白,真正的救赎,来自于让每一个微小的痛苦都被看见、被承认、被回应。
>原声之心不是神,但它教会我们如何做人。”
突然,警报响起。
系统提示:北极方向检测到高强度反向声波干扰,源头疑似移动式缄口装置,功率远超历史记录。初步分析显示,该设备采用生物共振原理,专门针对近期频繁使用语言表达的人群,诱导其大脑布洛卡区进入休眠状态。
“他们还没放弃。”王婵咬牙,“他们在升级缄口律。”
她立即联络迟昭团队,却发现通讯被多重屏蔽。正当她试图启动紧急广播协议时,身后传来脚步声。
转身一看,是一名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女人,面罩遮脸,手中提着一只银色箱子。
“你是谁?”王婵厉声问。
女人摘下面罩,露出一张苍老却熟悉的脸??国家心理安全局前局长,净声协议起草人之一,十年前宣布“永久退休”的陈砚秋。
“你不该回来。”王婵后退一步。
“我从未真正离开。”陈砚秋平静地说,“我只是换了位置,继续守护我认为正确的秩序。”
“你们所谓的秩序,就是让所有人闭嘴吗?”
“不是闭嘴。”陈砚秋摇头,“是选择。大多数人其实不愿面对真相。他们宁愿活在温柔的谎言里。我们的职责,不是强迫他们清醒,而是提供一个可以逃避的港湾。”
“所以你就用科技制造沉默?让受害者以为自己的痛不重要?”
“我给了他们安宁。”陈砚秋打开银箱,里面是一台精密仪器,外形酷似小型回音塔,“而这台‘静音方舟’,将在今夜启动。它不会杀死原声之心,也不会摧毁回音塔。它只会让人们重新获得‘不想听’的权利。”
王婵冷笑:“你以为这是仁慈?这是对共情的谋杀!”
“或许吧。”陈砚秋按下启动键,“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们也会明白??有些真相,不该被听见。”
刹那间,南极上空极光骤暗,一层肉眼难以察觉的灰雾弥漫开来。原声之心的光芒开始闪烁,频率出现紊乱。
同一时刻,全球多地报告异常:刚刚恢复语言能力的缄口律幸存者再度失声;孩子们讲述噩梦时突然卡壳;情侣争吵到一半戛然而止,彼此茫然对视。
小禾在槐树林中猛然抬头,感到胸口一阵窒息般的压迫感。
“不好!”她掏出通讯器,“林知雪!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干扰了原声之心?”
几秒后回复传来,断断续续:“……静音方舟……激活了……它在制造‘共感免疫场’……人们开始本能排斥他人情绪……就像皮肤排斥病毒……”
小禾望向天空,只见槐树散发的光芒正一点点褪去,水晶花闭合,风也停止了低语。
她忽然明白了最可怕的真相:
敌人不再阻止你说,也不再阻止你听。
他们让你**感受不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