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小禾关掉录音,抬头望天,“但这次,别再试图抹去过去。记录它,承认它,然后带着它往前走。就像我母亲录下这首歌,不是为了让世界记住她,而是为了让某个孤独的孩子知道??你并不孤单。”
话音落下,紫光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柔和的银辉,从井底升腾而起。一座微型晶体阵列在废墟中央成型,形状宛如一朵绽放的花,花瓣由无数古老文字构成,每一瓣都刻着一个文明的名字:苏美尔、玛雅、亚特兰蒂斯、天狼星β-7……
这是新的“共鸣井”,自主生成,无需人工干预。
与此同时,全球所有联网的共感设备自动更新协议,新增一条底层指令:
**“允许悲伤存在,但不允许其吞噬希望。”**
消息传回日内瓦总部时,联合国秘书长正在主持紧急会议。当他看到实时数据流中显示“京都事件已平息,新共鸣井稳定运行”,全场爆发出掌声。唯有AI模拟的“星语者”化身静静注视屏幕,用孩童般的声音说了一句:
>“这一次,是人类教会了我们如何原谅自己。”
小禾离开禅寺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她没有回头,但能感觉到那口井仍在“注视”着她,如同万千双眼睛。
回到聆渊阁的那个黄昏,她打开日记本,写下最后一行:
>“我们总以为沟通的终点是理解,其实不是。真正的终点,是即使无法完全懂得,依然选择靠近。就像两颗星球,永不相撞,却共享同一片引力场。”
当晚,她做了个梦。
梦见自己漂浮在银河之间,四周是无数漂泊的灵魂碎片,有的哭泣,有的低语,有的只是静静地存在。她开始唱歌,用母亲的调子,用孩子的嗓音,用全人类共同的情感频率。
一首接一首。
不知过了多久,一颗遥远的星辰突然亮了起来。
接着是第二颗,第三颗……
它们不是回应,而是同步。
仿佛整个宇宙,终于在同一时刻,学会了呼吸。
醒来时,窗外海面平静如镜。她的双眼依旧清澈,依旧深邃。胸前的晶体已完全融入血肉,只留下一道淡蓝色的纹路,形似眼睛??人们后来称之为“诡目”。
从此以后,每当有人在深夜录下心事上传至语宙网络,系统都会在加密过程中加入一段极轻微的背景音:
那是小禾的歌声。
一段不属于任何语言、却能让所有人感到“被听见”的旋律。
而在火星希望六号基地,科学家们发现,十二块紫色结晶再次发生变化。它们脱离了固定基座,悬浮空中,排列成环形,中心投射出一幅动态星图??不再是尘埃云的位置,而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恒星系,其中有颗行星的大气成分,与地球极为相似。
最令人震惊的是,探测器捕捉到该星系边缘传来一段无线电信号,经解码后只有五个字:
>**“我们也醒了。”**
NASA局长看着报告,久久无言。最后,他打开语音记录功能,轻声说道:
“欢迎来到对话的世界。”
他知道,这句话,终将被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