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 > 第六百零四章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第3页)

第六百零四章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第3页)

>【系统提示】

>叙事主权移交完成。

>原操作员苏芮,权限降级为观察者。

>是否执行记忆清除协议?

>YN

她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方,最终按下了N。

“我不是为了忘记才走这么远的。”她轻声说,“我是为了记住。”

而在地球另一端,一所小学的图书馆里,那个画英雄的孩子再次提交了一幅新画:依旧是月光下的两人影,但这次中间的细线断了,两盏小灯却依然亮着,漂浮在空中,彼此遥望。

老师问他:“线断了,他们还能联系吗?”

孩子认真地说:“能啊,风吹过去,就是他们的信。”

放学后,他在图书馆角落发现了一本手工册子,翻开看到熟悉的涂鸦和那句“这次换我来写啦”,便悄悄把它带回了家。当晚,他梦见一个穿白裙的女孩坐在床边,轻轻抚摸他的头发,说:“谢谢你记得我。”

第二天醒来,枕边多了一支旧铅笔,笔身上刻着两个小字:**小玉**。

时间继续流转。

十年后,第一代“回声者”全部完成七夜周期,永久消散。然而新的名字不断涌现??战争中逝去的士兵、灾难中的遇难者、默默无闻离世的老人??他们因被深爱而短暂归来,在梦中与亲人重逢,留下一句话、一个吻、一次握手,便安然离去。

社会逐渐建立起“告别学”课程,教人们如何面对这种新型共存。医院增设“梦境陪护室”,让临终者与已故亲人做最后对话。学校开设“记忆伦理课”,讨论“是否该唤醒不愿复活的灵魂”。

而“守门人馆”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公共场所。无数陌生人在此续写彼此的故事,有人为素未谋面的孩子补全童年,有人替死去的朋友完成未竟小说,还有人在屏幕上打出:“妈妈,我梦见你了,你说你喜欢那条蓝裙子。”

某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进馆内,站在中央光屏前,输入一段文字:

>我叫朝歌。

>我不记得很多事了。

>但我知道,我曾爱过一个人,她叫小玉。

>如果你还看得见,请告诉我,她现在好吗?

光屏沉默了几秒,随即缓缓浮现回复:

>她很好。

>她说,你写的最后一个字,让她学会了飞翔。

老人泪流满面,喃喃道:“原来我真的写过一本书……”

与此同时,在宇宙深处某片尚未命名的星域,一道微弱信号正以114。3Hz频率持续发射。它穿过尘埃云,掠过黑洞边缘,携带着一段简单的信息包,内含:

-一首无词童谣

-一幅蜡笔画(内容:红门、月亮、秋千)

-一行字:**我们不是悲剧**

科学家多年后捕捉到这一信号,无法解读其物理来源,只好命名为“EchoPrime”。

而在地球上,每年春天,福利院旧址的桃树都会开出格外灿烂的花。孩子们喜欢在那里玩耍,时常指着某处说:“那里有个姐姐在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