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在田庄白日在书堂跟李先生读书,黄昏时还要接受娘亲的考核,晚膳过后,何在还给她排下每日体能训练,即使是那些时候也没有最近几日这么累啊!
她百般思索拿不定主意,不知不觉间就陷入沉睡。
翌日是迟图安排的出宫考察,安池儿出门正好遇上沁珠朝她这边走来。
“池儿可收拾妥当?该去常宁门与大家汇合了。”
“妥当了公主,我们出发吧。”
两人先后登上马车,待坐定后,安池儿再三犹豫后向沁珠陈情,“公主,今日迟先生要带我们去看的田庄,年幼之时母亲曾带我去过,距离北城不远酉时便能赶回,我想回来的时候借机回安府看看爹娘,约是亥时末会赶回宫中,思家心切还望公主应允。”
“池儿放心去吧。”沁珠笑着取下腰间的令牌,“这枚公主令牌虽然出宫不好用,但是从宫外回来倒是能给池儿省去不少麻烦,我在含宜殿等你回来。”
“多谢公主!”
安池儿紧攥令牌收于锦囊中,两枚令牌的主人虽互相看不对眼,然而两物却因为同一个心愿融洽共处在她的锦囊中。
马车很快便平稳地行驶到长宁门,迟图早已经在等候,看着陆续到来的堂生,她满意地点了点头,扫视一圈人已到齐,一行马车便绕着小路低调地向南行驶,一个半时辰过后,堂生门便已经驶出北城南边的雁平门。
“公主、安小姐,我们到了。”向榆轻轻地敲着车门边框将两人唤醒。
“这么快就到了……”,沁珠正迷糊地嘟囔着。
安池儿倒是立马就清醒了,她拽着沁珠的衣袖唤道,“公主,我们该下车了。”
沁珠这才懒懒地起身,一脸愁苦相,“沈星亦到底得了什么病,怎么还不来上朝!今日早朝时大臣们齐心协力对付我,我真想把他们一拳掀飞!沈星亦平时到底怎么忍受得了的!”
安池儿扯了嘴角本是想笑,却发现如今提起沈星亦她竟一点也高兴,“若是大臣们所言合理,公主为君,应当借鉴一二;若是所言有误,倒是可以不必理会。”
沁珠幽幽应道,“若是他们说的有些许道理也不至于叫我如此头疼了。”
两人下了马车便听到迟图开始讲话,“这里便是郭庄,郭庄是距离北城最近的田庄,也是今日各位观察之地,请郭庄长介绍些郭庄的情况。”
被提到的庄长从一旁走出,面颊泛红,“欢迎各位来到郭庄,我是庄长郭朗。郭庄是官府管辖的众多田庄中的一处,主要为宫城提供鲜果蔬菜、鸡鸭牛鱼等类食材,由于距离北城最近,又占地广袤,郭庄有着重要的使命,郭庄中的人,也因能够为宫城提供稳定优质的生产为傲,请各位随我来。”
堂生们随他前行,曲折只见辽阔田地映跃眼前,郭朗自豪介绍道,“各位目之所及是郭庄的主田,农田占地三千七百亩,共有五十二户,三百余人,每亩能产3石,若是遇到丰收之年则高达4石!”
“郭庄长,这些产粮都要运送进宫城吗?”沁珠忍不住追问道。
郭脆粗糙地行个礼,“小姐好,庄内产粮统一存放在庄中粮仓,每日开仓两次,一是取出每日要运送进宫城,其二便是每户按照人数来领取每日所需食量。”
安池儿蹙眉思忖:不公平!她幼年来时还是每家上缴宫城所需,其余的便可自己留下,若是都像今日这般统一上缴,每户没有余量,此举十分不利于开市!她的计划岂不是不成了。
沁珠看着她似有不满低声问道,“池儿也觉得不妥?”
“不妥。若是家家户户如此,无论多劳少劳都得一样多,长此以往,岂不是都要懈怠。”
沁珠双眸晶亮应下,“这点保留!答辩之时可给大臣们致命一击!”
安池儿掩唇轻笑,朝中大臣将公主烦得不轻,公主此时已是磨刀霍霍,一场激战在所难免,于是她柔声说道,“都听公主的!”
正值五月麦浪翻金、黍稷待播,农田中一派生机勃勃。
将近午时,地表温度逐渐上升,土壤的湿度变低,杂草的根由于失水变得脆易折断,田庄人便在此时进行中耕除草,被锄断的杂草根系,暴露在烈日下会因为脱水死亡,因此能够避免夜间露水使其复生,保障庄稼营养,使其谷穗丰满。
一行人在察看了田地后,又去看了果园、养殖场和粮仓,最后又去拜访了几家农户,在仔细了解了郭庄情况,今日形成才算结束。
返程之路颠簸,待到返回北城时,夜幕微启,正是酉时二刻。
安池儿在接近安国公府的主路上下了马车,她与乐晴两人迈着细碎的快步,只是转了两个弯就能够看到“安国公府”四个大字的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