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 第640章 真正力挽狂澜之人是她(第1页)

第640章 真正力挽狂澜之人是她(第1页)

东宫口谕传到萧贺夜那的时候,他正在许靖央身旁。

饶是外间风云变幻,他们仍能平静对坐,围棋取乐。

白鹤来传消息,随后站在石桌边凝重道:“王爷,此去宫中一定有埋伏。”

许靖央看向萧贺夜,却见他眉梢未动,抬指就将黑子落在了许靖央的地盘里,吃掉了她两粒白子。

萧贺夜淡淡道:“不管是对我,还是对平王,他都早晚要出手。”

许靖央凤眸漆黑,认真说:“这个时候召王爷进宫侍疾,定是想借此扣押您,逼您动手,好给您扣上谋。。。。。。

晨光如金线般穿过书院檐角的铜铃,叮咚一声,惊起栖在枝头的寒鸦。阿星坐在灯塔顶层的蒲团上,手中握着一支旧笔,墨已干涸,却仍久久未放。她望着窗外初升的日轮,眼底映着光,也映着昨夜梦境的余温。

母亲牵着幼年自己的手站在灯塔之巅的画面,仍在心头盘旋不去。那不是幻象,也不是执念,而是一种终于被抚平的遗憾??她曾以为自己背负的是罪责,是诅咒,是必须以命偿还的血债。可如今才懂,母亲所求的,从来不是赎罪,而是**终结**。

终结那场始于许昭、延续千年的谎言与献祭。

她缓缓合上日记本,指尖轻抚封皮上“守夜录”三字。这本承载了无数亡魂姓名与秘密的书,如今已成绝响。九星归寂,血脉断裂,星核之力化为尘埃,世间再无人能开启地宫,也再无人会被选中作为容器。那些曾被命运钉死在宿命十字架上的人,终于可以喘一口气。

但阿星知道,真正的战斗,并未结束。

只是换了战场。

午后,苏砚拄杖而来,步履微颤,眉间却带着久违的松快。“今日脉象平稳了些。”他坐下,将一盏温药递来,“你身子尚未复原,莫要整日登高受风。”

阿星接过药碗,轻轻吹了口气:“老师,您还记得我娘最后一次出征前,说了什么吗?”

苏砚怔住,良久才道:“她说:‘若我不回,请替我告诉阿星??我不是逃兵,我只是没能活着回家。’”

阿星低头,药面微漾,倒映出她清瘦的脸。“我一直恨她离开,恨她不带我走,恨她让我一个人面对灵素、面对族规、面对那些冷眼。”她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可现在我才明白,她是想让我活得比她更自由。”

苏砚凝视她,眼中泛起水光。

“所以我不能停下。”阿星抬眸,目光坚定如刃,“归愿峰塌了,许昭灭了,可还有多少像白芷医师一样的人,名字湮灭在史册之外?还有多少孤魂野鬼,连冰碑都未曾立起?”

苏砚沉默片刻,终是点头:“你要重建英名录?”

“不止。”阿星站起身,走向窗边悬挂的一幅地图??那是她亲手绘制的北境全图,密密麻麻标注着战殁之地、失踪村落、废弃哨所。“我要让每一个死于非命的人,都有名有姓;我要让每一段被抹去的历史,重新被人提起;我要让后人知道,所谓‘功绩’,不该只属于活下来的将军,也不该只记在嫡系血脉之上。”

苏砚轻叹:“这条路,比对抗许昭更难。”

“我知道。”阿星回头一笑,“可我已经不怕了。”

自那日起,书院悄然变了模样。

讲堂不再只授《星核源流》《守夜心法》,而是开设“遗史课”,由阿星亲自主讲。她将母亲残卷中的记载、孤魂口述的往事、战地遗留的信笺,一一整理成篇。孩子们围坐听讲,有人落泪,有人握拳,有人问:“山长,我们也能去找那些没被记下来的名字吗?”

“当然。”阿星说,“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新的守夜人。”

第一批学生自发组成了“寻名队”,奔赴北方废墟,在断壁残垣间翻找遗物,在冻土之下掘出骸骨,用最原始的方式辨认身份。有人带回一枚刻着“陈七”的铜牌,有人发现一具怀抱婴儿的女尸,腰带上缝着半张家书。每一具遗骸被确认,阿星便亲自为其立碑,碑文不写官职,不列战功,只刻姓名与生卒年月。

“他们不是数字,不是牺牲,他们是人。”她在碑前说道,“而人,不该被遗忘。”

这一举动震动朝野。

朝廷起初默许,继而警惕。毕竟,若人人都开始追问真相,那些被美化的历史、被掩盖的屠杀、被掠夺的军功,又该如何自处?

三个月后,一道诏令传来:命“守夜书院”即刻解散,所有弟子遣返原籍,山长阿星入京述职。

使者趾高气扬,宣读完旨意便道:“陛下仁慈,念你年少无知,未加严惩。若识相些,莫要再提什么‘英名录’,否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