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二百六十二章 媚道(第2页)

第二百六十二章 媚道(第2页)

一位位少年登台陈词。有的谈农政改良,有的论水利测算,皆引经据典,条理分明。台下掌声雷动。直至最后一刻,司仪高呼:“南海明理书院,无名氏!”

全场寂静。这个名字太陌生,却又因“无名”而格外醒目。

少年缓步走上高台,身穿素色学袍,未佩任何饰物。他接过话筒,并未背诵准备好的稿子,而是开口问道:

“请问诸位大人,你们小时候,有没有人告诉你们月亮上有嫦娥?”

台下愕然。官员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

“我有。”少年继续说,“我被告知,只要心诚,就能看见她翩翩起舞。后来我学会了望远镜,发现月亮全是坑洞,没有宫殿,也没有仙子。我很失望。但更让我害怕的是,当我告诉村里孩子真相时,他们说我亵渎神灵,差点把我推下海。”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全场。

“今天我们推倒庙宇,焚烧占卜书,教孩子们计算星轨、测量大地。这很好。可如果我们因此断定,所有未知皆可解,所有疑问必有答案,那我们是否也在建造一座新的庙堂?只不过这次,供奉的是‘科学’二字?”

台下开始骚动。有人怒视,有人皱眉,也有几位年轻博士频频点头。

“我不反对理性。”少年声音提高,“但我反对任何形式的绝对权威。无论是说‘天命不可违’的老巫师,还是宣称‘真理已尽于此’的博士,本质上都在阻止人们继续追问。而我认为,真正的启蒙,不是让人相信什么,而是教会他们如何怀疑。”

这时,水晶柱内的《明政令》突然发出嗡鸣。九盏铜灯同时闪烁,光芒投射在柱体表面,竟浮现出一行动态文字:

>“子不类父?不必类父。

>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全场哗然。禁军立即封锁出口。刘进起身,眼神复杂地看着台上少年。他知道,这不是意外,而是某种共鸣触发了隐藏机制。

少年却不动声色,继续说道:“我知道很多人期待我成为一个英雄,或是继承父亲意志的象征。但我想说,我不是刘进的儿子,我是我自己。我不需要靠血脉证明价值,也不需要用复仇完成使命。我要做的,是让每一个像我一样的孩子,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名字,自己的道路。”

他举起那半片竹简:“有人想用‘天网’控制人心,也有人想用‘真理’统一思想。但我想建一张不同的网??它不隐藏真相,也不强加答案,而是把问题传递下去。就像这竹简,烧不完,压不住,只会越传越远。”

说罢,他将竹简投入铜灯。火焰腾起,化作青紫色光柱直冲云霄。刹那间,天空裂开一道缝隙,似有星辰坠落轨迹划过大气层,留下久久不散的尾焰。

与此同时,终南山深处,一座隐秘地宫中,一名戴着面具的男子猛地睁开双眼。他手中铜铃剧烈震颤,铃心滴落一滴血。

“开始了。”他喃喃道,“第九十九灯点燃了。”

而在长安城外某处荒宅,一个蒙面女子正在焚烧文件。她摘下面纱,露出青鸾的脸。她望着火光,轻声道:“徐衍说得对,灯不在人间,在人心。只要还有人愿意追问,我们就还没输。”

数日后,朝廷发布诏令:废除“贤才楷模”制度,改为设立“质疑奖学金”,奖励提出颠覆性问题的学生。同时宣布解散“破茧行动”特别审查机构,将其职能移交独立学术委员会。刘进亲笔写下批注:“治国之道,不在清除异端,而在容纳多元。”

少年回到南海书院,收到一封匿名信。里面只有一张地图,标记着东海某岛,旁边写着:“昆仑不在天上,而在海底。想去吗?”

他笑了,将地图夹进笔记本。窗外,学生们正齐声诵读《思辨录》第一章:

>“凡所见者,未必真实;

>凡所信者,皆需验证;

>凡所言者,当负其责;

>凡所行者,不忘初心。”

风吹进来,翻动书页,露出了下一页的标题:

**《第二章:当我们谈论理性时,我们在害怕什么?》**

少年提笔,在扉页写下一句话:

“我不是答案,我是问题本身。”

远处海浪拍岸,一如十年前那个清晨。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听见的不再是神谕,而是无数颗年轻的心跳,正随着求知的节奏,一同搏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