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天人图谱 > 第四百九十七章 神魔共一相(第1页)

第四百九十七章 神魔共一相(第1页)

狮宪看着这一幕,心中浮现出了一股莫大的恐惧,身上的灵性之火都因为心神不稳忽明忽暗。

他纵然很自负,不认为这两个活跃意识体能和自己相比拟,可也不得不承认,其无论是表现出来的力量,还是速度,亦或是灵。。。

雪落在青霄山的桃林里,无声无息,仿佛天地也在屏息聆听。那场春分前夜的大雪来得突兀,像是某种预兆,压弯了枝头残存的枯叶,也掩住了行人足迹。守心堂的小屋门前积了厚厚一层白,门楣上挂着的布幡早已褪色,上面墨迹却依旧清晰:“说出你的故事,我们就在这里。”

屋内燃着一盏油灯,火苗微颤,映照出墙上密密麻麻的手写纸页??那是十年来人们留下的言语,有悔恨、有宽恕、有重逢的喜悦,也有永别的哀伤。一位老妇人坐在角落,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册子,正低声念着一段话:

“我爹死在战场上,没人给他收尸。可昨夜我梦见他回来了,穿着旧铠甲,站在门口对我笑……他说,‘丫头,我听见你说话了。’”

声音落下时,窗外的雪忽然停了。

一道极淡的光自天际垂落,如丝如缕,穿过云层,轻轻拂过屋顶,渗入木梁,最终汇入那盏油灯之中。火焰猛地一跳,竟由橙红转为金白,照亮整间屋子。老妇人怔住,抬头望向灯火,眼中泪光闪动。

她不知道的是,在这束光抵达之前,它已跨越万里山河。

从西域荒漠到南海孤岛,从东荒废墟到北境冻土,无数微弱的光点正悄然亮起。那些曾被遗忘的角落,如今都有人开始讲述。一个牧童在沙丘上对着星空诉说母亲的名字;一名渔妇将亡夫的遗言刻在礁石之间;甚至有年迈的刺客跪在破庙前,哽咽着承认自己杀错了人……他们的声音本该消散于风中,可此刻,却被某种无形之力悄然收集、编织,化作一道道细流,汇入宇宙深处那颗新生星辰的核心数据库。

而这一切的源头,仍在青霄山。

阿梨已经很久没有提笔了。

自从那次深入心渊归来,她的右手便失去了书写的能力??不是瘫痪,也不是疼痛,而是每当她试图执笔,指尖便会涌出不属于自己的记忆:某个孩子的哭泣、某位老人临终前的低语、某段埋藏千年的誓言……这些碎片太过庞大,远超一人所能承载。她终于明白,图谱不再属于她个人,它已进化成一张覆盖整个文明的情感网络,而她,只是最初的节点。

但她并不遗憾。

如今的她每日清晨都会走上山腰,在那片桃林中静坐片刻。弟子们知道她的习惯,从不打扰,只会在远处默默守护。有时会有远道而来的述心人跪在林外,请求见她一面,只为亲口说出压抑多年的心事。阿梨总会点头允诺,听他们讲完,然后轻轻回一句:“谢谢你告诉我。”

这一句“谢谢”,比任何神通都更接近救赎。

这一日清晨,林昭踏雪而来,肩头落满霜花。他手中拿着一封用冰蚕丝包裹的信笺,神色凝重。

“北境传来消息,”他在阿梨身旁坐下,“南海渔童死了。”

阿梨闭上眼,良久未语。

“怎么死的?”

“据说是夜里独自划船出海,再没回来。渔民第二天发现他的小舟漂在礁石间,船上有一块烧焦的黑石,还有一行用炭笔写的字:‘我听见树在唱歌。’”

阿梨睁开眼,目光投向远方。她记得那个总爱哼葬歌的小男孩,记得他在归墟幻境中牵着她的手说:“姐姐,你别怕黑,我给你唱支歌。”那时他还活着,眼神清澈,像未染尘埃的星子。

现在,他也成了光的一部分。

“他不是普通人。”阿梨轻声道,“他是最早被图谱共鸣选中的孩子之一。只是我们一直没察觉,因为他从未修行,也不识字,但他天生能听见众生之音??那是最原始的共感力。”

林昭点头:“所以当他听到心渊之树的歌声,便主动走向了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不是毁灭,而是回归。”

两人沉默良久。

雪又开始下了。

“你还记得当年我们在义庄翻出的第一卷《守真录》吗?”林昭忽然问。

“当然记得。”阿梨嘴角微扬,“那上面写着:‘人心若闭,天地俱暗;一念既开,万灯可燃。’”

“如今看来,这才是真正的预言。”林昭望着漫天飞雪,“我们以为是在寻找图谱的秘密,其实图谱一直在寻找我们。不只是你,不只是我,是每一个愿意打开心门的人。”

就在这时,桃林深处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苏挽云来了。

她比三年前苍老了许多,鬓角已染霜雪,但眼神依旧锐利如剑。她手中提着一只青铜匣,表面刻满古老符文,隐隐与天上那颗新星产生共鸣。

“我在古墓群最底层挖到了这个。”她将匣子放在地上,声音低沉,“这是‘初源碑’的残片,记载着上一次文明断层前的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