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舱门打开,谭明远携带着便携式共感装置步入内部。
墙壁上布满霉斑,仪器早已失效,可当他开启L-093样本的能量场时,整座建筑突然微微震颤,灰尘簌簌落下,空气中浮现出断续的画面投影:穿军装的年轻人坐在录音机前,颤抖着说出遗言;母亲对着麦克风呼唤失联的儿子;恋人隔着电话线许下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
这些都是当年被录入却从未被倾听的“情绪黑箱”。
而在最深处的控制室,一台老式磁带机仍在运转,播放着一段循环录音:
>“我是詹姆斯?威尔逊,第101空降师……我不知道还能撑多久……我只是想知道,有没有人记得我爱过莉莉安?卡特?有没有人告诉她,我没有背叛誓言……”
谭明远取出小女孩给的晶体鸟,轻轻放在磁带机旁。
瞬间,蓝光暴涨。
整个空间响起千万个声音,全是不同年代、不同语言的回应:
>“我们记得你。”
>“她知道。”
>“你没有被遗忘。”
磁带戛然而止。
随后,那台机器自动吐出一卷全新录制的磁带,标签上写着:
>**《致所有未被回应的灵魂》**
他将磁带带回陆地,交由全球共感档案馆永久保存。
与此同时,一个新的社会运动悄然兴起??“补回计划”。数百万志愿者主动申请成为“情感信使”,帮助那些因战乱、灾难、政治压迫而失联的家庭重建声音桥梁。有些人通过AI还原亲人遗言,有些人则用自己的声音模拟逝者语气,只为让生者听见一句“我原谅你”。
曾经冷漠的城市街头,开始出现“倾听亭”??透明隔音舱内配备共感终端,任何人都可在此倾诉秘密,系统会自动匹配具有相似经历的陌生人进行匿名共鸣。数据显示,使用过倾听亭的人群中,抑郁症状缓解率高达82%。
而在教育领域,“情感声学”课程已全面推广。孩子们学会的第一件事,不是读写算,而是如何真诚表达与深度聆听。一位小学教师记录道:“昨天班上有名男孩哭了,因为他爸爸三年前去世了。全班同学围着他,一起哼唱他父亲最爱的军歌。结束后,他说:‘我觉得爸爸刚才抱了我一下。’”
谭明远常常站在塔台顶端,望着远方起伏的山脉。
他知道,这个世界仍未完美。仍有战争、偏见、误解与沉默。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真正的和平,始于被听见。**
某个黄昏,他再次敲响铜钟。
钟声荡开,尾音处依旧传来父亲那句温柔的“我在听你”。
可这一次,在那缕余音之后,竟又多出了一道极轻的声音??是母亲的,也是沈知雨的,温柔交织:
>“我们也都在。”
他仰头望天,夕阳熔金,心核花随风摇曳,每一片花瓣都在微光中轻轻震颤,仿佛整片大地都在回应。
他知道,这不是终点。
这只是人类终于学会倾听自己的开端。
而他,将继续守在这里,记录每一次心跳背后的声音,守护每一段不愿沉没的记忆。
直到所有的爱,都不再需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