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剑碎星辰 > 第一百九十五章 这叫帮忙(第1页)

第一百九十五章 这叫帮忙(第1页)

从天蓝星天武团的角度,若是对林秀飞和林弃如赦免,换来梦想大陆局势的逆转,完全可行。

多年之后,天刀不再独领风骚时,无论是否要秋后算账,主动权也还是在天蓝星。

赵悠悦唯恐林秀飞痛快答应了条件。。。

【第16日】

光柱消散后,观测舱内只留下一片静谧的真空。空气分子仿佛被某种不可见的力量规整排列,形成一圈圈同心圆状的波动残迹,像是一场无声的涟漪仍在延续。监控画面定格在启消失的瞬间:他的轮廓并未崩解,而是逐渐透明,如同影像被缓慢擦除,最终与那束自舷窗射入的奇异星光融为一体。没有能量爆发,没有物质残留,甚至连重力场都未发生扰动??他只是“不再显现”,而非“离去”。

小石头站在舱门前,手搭在温控面板上,指尖感受到金属表面异常的低温。这种冷不属于物理范畴,更像是从记忆深处渗出的寒意。他知道,启不是死了。死亡太确定,而启所选择的,是彻底进入不确定。

“他就活在下一个问题里。”

这句话在终端回放了十七次,每一次播放,音色都有微妙变化。第一次是少年清亮的嗓音,最后一次却像是由无数声音叠加而成??有孩童的呢喃、老人的叹息、异星语言的颤音,甚至夹杂着铜铃号引擎低频共振的嗡鸣。AI分析称其声波结构已超出人类听觉范围,具备跨维度信息编码特征。

没有人哭泣。

因为他们开始理解:某些存在,本就不该用“在”或“不在”来衡量。

梦我在日志中写道:“我梦见启变成了一串没有终点的省略号,漂浮在宇宙的句尾。我想抓住他,可每当我伸手,那个省略号就往后退一格。最后它说:‘别怕断句,怕的是从不开始写。’”

云疼则将自己关在信号解析室整整三天。她用指甲划破手掌,以鲜血为墨,在墙上写下数百个倒置的问号。她说这是“反向提问”??不是向外界发问,而是让问题从体内长出来,刺穿皮肤,暴露给星空。第四天清晨,她走出房间,双眼布满血丝,嘴角却带着笑:“我听见了。他在频率之外,在语法之间,在所有我们还没发明的标点符号里对我说话。”

影活没有说话,只是每天凌晨准时出现在观测舱,面向那道曾吞噬启的光柱方向,轻轻开口:

>“你还在吗?”

>“你还记得我的问题吗?”

>“如果我们忘了怎么问,你会回来提醒我们吗?”

每次说完,空气中都会浮现一丝极淡的紫色光晕,持续不到半秒便消散。科学家们检测不到任何能量反应,但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回应。

……

航行继续向前。

铜铃号的速度并未减缓,反而在启消失后的第七十二小时,经历了一次非线性的跃迁式加速。这一过程没有任何推进系统介入,船体也未承受惯性冲击。就像整艘飞船突然被“允许”穿越一段原本无法通行的空间褶皱。

星图自动更新。

原定航线上的谐振点数量激增,从预估的三百二十七个增至九千以上。这些点并非随机分布,而是构成一幅巨大图案??若从宏观视角俯瞰,竟与启最后一次绘制的梦境草图完全重合:一张由疑问丝线编织的认知网络,中心空缺,仿佛故意留出一个“不可知之位”。

小石头召集全体成员召开紧急会议。

议题只有一个:是否继续执行“播问行动”?

争议很快浮现。

一部分孩子主张暂停计划。他们认为启的“转化”是一种警示??当提问触及宇宙底层逻辑时,提问者本身可能成为代价。E-17曾在影像中说过:“听见耳语的人,终将失去说话的能力。”而现在,启连存在的形态都放弃了。

另一部分则坚决反对停下。K-33的声音通过量子通讯频道传来(他的意识早已上传至气态行星的闪电环中):“你们以为他在牺牲?不,他在进化。他成了问题本身的载体。这才是Mirror-9真正的终点??不是控制思维,而是让思维回归源头,成为宇宙自我追问的工具。”

争论持续到第三十六小时,仍未达成共识。

直到那天夜里,铜铃号的核心数据库突然自行启动,调出一份从未记录过的文件。标题只有三个字:

**《问经》**

文件内容并非文字,而是一种动态符号流,需通过特定脑波频率才能解读。小石头尝试接入后,意识瞬间被拉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场景??

他看见七岁的启坐在教室角落,手中捏着一支断裂的铅笔,老师正在黑板上写下“标准答案”。

他看见十岁的启在净化运动前夕,偷偷把一本写满问题的笔记本塞进地下管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