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之而来的,是更多沉默者的发声。
当年福利院的老院长站出来作证:“这孩子刚来时一句话不说,只抱着一块绣着‘颂’字的旧手帕。”
商婉清的大学室友晒出合照:“她怀孕期间天天摸着肚子唱歌,我们都听她说要给孩子取名叫颂儿。”
国际刑警专员披露案卷细节:“周承远书房暗格中发现一本笔记,第一页写着:‘务必确保0739号目标彻底消失。’”
真相如潮水般涌来,谣言不攻自破。
而就在此时,一封来自滇南山区的信件寄到了“颂光之家”。
信纸粗糙,字迹稚嫩:
【亲爱的温妈妈:
我是小安。我现在住在新家里,老师教我写字画画,每天都有牛奶喝。昨天晚上我没做梦了,也没看到黑屋子。
我想告诉你,我在孤儿院地下室的时候,听到过两个阿姨说话。她们说,还有一个地方,比春晖更大,关了很多小朋友。那里在一个湖边,房子像医院,门口有个铜钟。
她们说,客户最喜欢带胎记的孩子,尤其是红色的,说是“凤凰血脉”,能卖很高的价钱。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我记得那个钟的声音,叮??咚??,很慢很慢,像在数心跳。
谢谢你救了我。
我也想帮你救别人。
小安敬上】
温颂读完信,久久未语。
她将信递给商郁:“查一下全国范围内,符合描述的废弃医疗机构,重点排查西南地区。”
“你又要亲自去?”他皱眉。
“这一次,”她站起身,望向窗外初升的朝阳,“我不只要救人,还要端掉他们的根。”
三天后,一支新的行动小组组建完毕。不同于上次的隐蔽侦查,这次她直接向公安部递交了联合执法申请,并邀请央视记者全程纪实拍摄,誓言将这场黑暗产业链彻底曝光于阳光之下。
临行前夜,她抱着昭宁坐在阳台上看星星。
“宝宝,”她轻声问,“如果妈妈有一天要去很远的地方,你会等我回来吗?”
昭宁搂着她的脖子,奶声奶气地说:“麻麻去哪儿,昭宁就跟去哪儿。不怕黑,有凤凰保护我们。”
她心头一颤,紧紧抱住女儿。
是啊,她不再是孤身一人。
她有血脉相连的母亲,有守护她的兄长,有天真勇敢的女儿,更有千千万万等待被照亮的生命。
这一战,她为过去而战,更为未来而战。
飞机穿越云层时,她打开平板,查看最新情报汇总。其中一条引起她的注意:滇西抚仙湖畔,确有一处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精神康复中心,九十年代末因事故关闭,近年有多次非法用电记录,周边村民反映夜间常闻钟声。
她放大卫星图像,盯着那片隐匿在密林中的建筑群,目光渐冷。
“叮??咚??”
仿佛冥冥之中,那口铜钟已然响起。
而她,正奔赴命运的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