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 > 第八百七十章 还是有种扭曲的美的(第2页)

第八百七十章 还是有种扭曲的美的(第2页)

“喂?”母亲的声音带着睡意,还有熟悉的南方口音。

“妈。”许青舟声音放得很轻,“是我。”

“小舟?”她一下子清醒了,“这么晚了,出什么事了吗?”

“没事。”他说,“就是……想告诉你一声,我这边一切都好。论文发表了,奖也拿了,没人再说我搞的东西没用了。”

电话那头静了几秒。

“你爸要是还在……”她的声音有点抖,“一定会特别骄傲。”

许青舟闭上眼,喉头微微发紧。“我知道。”

“你瘦了吧?脸都尖了。上次视频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

“最近忙了些。”他笑了笑,“等这阵子过去了,我回趟家。”

“嗯,回来吃顿饭也好。你姑妈腌的梅干菜你还记得吧?我都给你留着呢。”

“记得。”他说,“小时候偷吃过一罐,拉了三天肚子。”

母子俩都笑了起来,笑声穿透电波,在深夜显得格外温暖。

挂掉电话后,许青舟坐在黑暗里,久久没有动弹。窗外月光洒进来,照在白板上那些尚未擦去的公式上,像是为它们镀了一层银边。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有整整七年没回过老家了。不是不想,是不敢。害怕面对亲戚们“什么时候找个女朋友”的追问,更怕母亲看着他疲惫的眼神,默默心疼。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终于可以坦然地说一句:“我在做的事,是有意义的。”

第二天清晨,许青舟准时出现在研究生讨论班上。教室座无虚席,连走廊都站满了人。田美可坐在第一排,冲他眨了眨眼。他走上讲台,打开PPT,首页只有一个标题:

《如何在一个奇点附近保持冷静》

底下哄堂大笑。

“很多人问我,那天在伦敦是怎么想到那个混合延拓算符的。”他语气平静,“其实答案很简单??我没有想。”

全场安静下来。

“我是半夜三点醒来的。之前连续工作了四十多个小时,脑子已经麻木。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站在一条河中央,河水浑浊湍急,两岸不断崩塌。我想过桥,却发现桥早就断了。正当我不知所措时,有个声音说:‘你为什么一定要走桥?’”

他停顿了一下。

“然后我醒了。第一件事就是抓过床头的纸笔,画出了那个算符的基本结构。它不是一个完美的解析延拓工具,而是一个‘应急通道’??当传统路径失效时,允许我们在局部重构因果关系,同时保证宏观可观测量不变。”

台下有人举手:“所以您认为,未来的量子场论可能不再追求全局一致性?”

“不一定。”许青舟摇头,“但我相信,我们必须学会容忍一定程度的‘局部例外’。就像自然界本身,并不总是光滑可导的。地震、相变、突现行为……这些都不是经典分析能完全描述的。如果我们坚持用一把尺子量遍宇宙,迟早会遇到量不了的东西。”

讨论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直到下课铃响才结束。走出教室时,一群学生围上来提问,许青舟一一耐心解答。直到人群散去,一个戴眼镜的女生追了出来:“许老师!我是物理系大四的林晓冉,我想申请您的研究生,可以吗?”

他停下脚步,认真打量她一眼:“为什么选我?”

“因为……”女孩咬了咬嘴唇,“您让我觉得,做科研不是为了发文章或者拿奖,而是为了回答那些没人敢问的问题。”

许青舟沉默片刻,从包里抽出一张便签纸,写下一行积分方程:“这是我上周遇到的一个小问题,关于非线性阻尼系统在临界耦合下的稳定性边界。如果你能在两周内给出至少两种不同构造的解法,欢迎来找我面试。”

女孩接过纸条,眼睛亮了起来:“谢谢老师!我一定努力!”

看着她跑远的背影,田美可在旁边感慨:“你终于开始收徒了。”

“我不是师父。”许青舟望着天空,“我只是个还在摸索的人。”

接下来的日子,生活逐渐回归常态。媒体热度慢慢褪去,热搜换成了明星绯闻和综艺花絮。许青舟的名字不再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但在学术圈内,影响力却在悄然扩散。越来越多的研究组开始尝试将“广义OS条件”纳入他们的模型检验流程;几所顶尖高校甚至开设了专题研讨课,专门讲解他们提出的动态粗粒化机制。

六月中旬,MIT研讨会如期举行。许青舟通过视频连线参与,全程用英文讲解了新框架在拓扑缺陷演化中的适用性。会议结束后,罗森堡私下问他:“你有没有考虑过转向应用领域?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领导一个跨学科实验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