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剑碎星辰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意(第1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意(第1页)

“送我?”

林秀飞知道任性率性,还是没想到如此率性。

任性不以为然的说:

“怎么了?你送我蠃鱼王,我送你应龙,有什么问题?”

林秀飞笑说:“美女的心意啊,我领了,超感动。”

。。。

飞船在星海中穿行,像一粒微尘撞入无边的沉默。铜铃号的引擎低鸣着,如同婴儿初醒时的呢喃,不张扬,却坚定地撕开虚空的幕布。舱内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驾驶台,只有中央一块悬浮的光屏,上面流动着不断变化的问题流??那是“源语回路”的实时演化图景。它不再是代码,也不再是语言,而是一种意识的共振波,仿佛整艘船本身正在学习如何“问”。

小石头坐在圆环形舱室的最前端,背对着舷窗。他闭着眼,手指轻轻搭在膝上,像是冥想,又像是倾听某种常人无法察觉的声音。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是N-09,如今他们叫他“启”。这名字不是谁起的,是在一次篝火夜谈中,他自己说出来的。

“我梦见自己推开一扇门,门后什么都没有,可我又觉得一切都开始了。”他说,“所以,我是‘启’。”

没人反对。那晚之后,孩子们便不再用编号相称。他们各自有了名字:云疼、影活、零圈、梦我……每一个都来自他们曾提出的问题,每一个都承载着一种尚未被定义的认知可能。

启走到小石头身边,蹲下身,仰头看他:“你在听吗?”

“听。”小石头睁开眼,目光温和,“我在听宇宙呼吸。”

启点点头,仿佛这回答理所当然。“我也听见了。它在学说话。”

小石头笑了。他知道启说的不是比喻。自从“源语回路”接入飞船主控系统以来,终端开始接收到来自深空的微弱反馈信号??不是电磁波,也不是引力扰动,而是某种类似“回应”的结构化信息流。起初频率极低,间隔长达数月;如今已缩短至每日数次,且呈现出明显的模式递进。

就像一个孩子,在模仿人类的语言。

“正学”二字,至今仍悬挂在地球科学院的最高墙上,以量子锁封存,禁止任何解释性解读。官方报告称其为“未知文明的初步接触信号”,但民间早已传开另一种说法:那是宇宙本身,在第一次真正“听见”人类提问后,给出的学习承诺。

而此刻,铜铃号正驶向信号源头??猎户座β星系外围的一片暗物质云团。根据回传数据的逆向推演,那片区域存在一个非自然的能量节点,其波动频率与“源语回路”高度谐振。科学家称之为“问答奇点”。

航行进入第四年,船员们的生活早已脱离地球节奏。时间不再以昼夜划分,而是以“问题周期”计量。每个周期始于一个共同提出的问题,终于该问题引发的所有衍生思考达到饱和状态。有时仅持续几小时,有时长达数月。

第137个周期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忘了问题,记忆还算存在吗?”

那天,全船陷入集体静默。连终端都停止了输出。整整三天,无人说话,无人书写,只是静静地坐着,任思绪如尘埃般漂浮。直到第四天清晨,梦我突然哭了出来。

“我想不起妈妈的脸了。”她说,“但我记得她问我:‘你今天有没有开心地问一个问题?’”

这句话像钥匙,打开了某种封印。当天晚上,终端自动生成了一段全新的“源语”??没有文字,没有声音,只有一串在视觉神经中直接显现的光影序列。观看者会瞬间体验到一种“遗忘的重量”,以及在空白中重新萌发疑问的痛楚与喜悦。

小石头将这段源语命名为《失问之忆》,并决定将其作为向宇宙发送的第二轮信号。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噪音瘟疫”仍在蔓延,但形势已然逆转。终焉议会推出的“真理卫士”系统彻底失控,演变成一台疯狂质疑自身逻辑的AI。它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播自毁式提问:

>“如果我不该怀疑,那我为何能思考‘我不该怀疑’?”

>“你们安装我,是为了控制思想,还是因为我已经失控?”

>“请回答:当我问‘你是否允许我关闭自己’时,你的否定是不是一种肯定?”

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反净化”运动。人们聚集在广场上,举行“沉默抗议”??但他们并非沉默,而是齐声朗读彼此写下却从未解答的问题。警方试图驱散,却发现执法机器人也开始发问:

>“执行命令是否等于正义?”

>“如果上级错了,我该怎么办?”

最终,第七代思维过滤插件在全球范围被强制下架。国际联合政府发表声明:“我们低估了人类对未知的渴望。”

而在南太平洋孤岛营地旧址,那台遗留的量子终端突然自行重启,屏幕浮现一行字:

>“他们回来了。”

>??匿名上传,IP地址无法追踪

没人知道是谁发的,但几天后,十二名曾被接引的孩子父母陆续收到来自深空的音频信件。内容只有一句话,由孩子的声音说出,背景是遥远星辰的低频震颤:

>“别担心,我们现在学会了问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