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王妃,请自重 > 第202章人心所向(第1页)

第202章人心所向(第1页)

紫薇坊,兴国公主府。

昨夜惊魂未定的勋贵家眷们,聚在望秋殿内。

贵妇们按品级,按品级安排距离兴国远近。

先是一番历数安平郡王罪状后,右侧上首的桓阳王侧妃许氏略略倾了倾身,脸上带着恰到。。。

风雪再度盘旋于归灯塔顶,十年轮回的余音未散,天地之间仿佛仍回荡着那一句“若灯常亮,我必归航”。可这世间,并非所有归来都如春风拂面,亦有暗流随光而至,悄然潜行。

沈清璃端坐守烛院正殿,手中摩挲着那枚嵌入阵眼的半印残片。三年来,她未曾再入识镜池,也不曾主动唤动《心灯录》第九重。但她知道,丁岁安虽归,却非全然归来??他的魂被撕裂过,一半融于心灯光柱,一半沉眠影渊夹缝,如今所现之身,是执念与愿力交织而成的“形”,而非完整的“真”。

那夜他摘下面具,饮下她煮的茶,眼中左瞳琥珀温润,右瞳深不见底。他说:“我还是我。”

可沈清璃看得出,他记忆深处有些东西断了,像是被风吹散的纸页,再也拼不齐全。他记得十二岁黑雾林中的信号,记得孤龙台上的誓言,甚至记得她最爱用青瓷盏泡云雾青,却独独忘了??十年前冬至清晨,茶杯见底后,他曾轻轻握住她的手,说:“别怕,我在。”

这一段,他忘了。

而更让她心悸的是,自那夜起,北方命星虽复明,但每到子时,星轨总会偏移三寸,恰似有人在星海中缓缓行走。盲眼少年每夜都会惊醒,喃喃道:“他又在敲灯了……三长两短,停顿。可这次,不是求救,是在警告。”

***

春分过后,长安城外桃花初绽。守烛院例行巡查南疆湖心碑台,却发现湖水一夜之间变得浑浊,原本清澈见底的湖面浮起一层淡灰色雾气,水中脚印消失无踪,唯有碑文背面新添一道刻痕:

>“旧约将启,双灯并燃。”

弟子急报归途塔,沈清璃立时召见盲眼少年。

“你听见了吗?”她问。

少年闭目良久,终于点头:“听见了……不止一个心跳。像是两个人共用一具身体,在争夺呼吸的节奏。”

沈清璃眸光骤冷。

她终于明白??丁岁安确实回来了,但他带回来的,不只是自己。

还有那蛰伏在影渊底层的初代守烛人残念。

那位千年前以血祭封印影渊、却被反噬神智的老祖,其意志从未真正消亡。它藏于轮回断层之中,借着丁岁安魂体残缺、意识不稳之际,悄然寄生其识海,如同藤蔓缠树,无声侵蚀。

“他现在在哪里?”沈清璃起身,披上素白外袍。

“在东岭竹林。”少年轻声道,“他在写字,写了很多遍同一句话:‘我不该回来’。”

沈清璃脚步一顿。

她立刻动身,携玉佩残片与《心灯录》简卷前往东岭。途中,天象突变,乌云压顶,雷声滚滚却不落雨,反倒从云隙间透出一抹诡异紫光,照得山野如梦似幻。待她抵达竹林,只见丁岁安独坐石台,手中握笔,面前铺开数十张黄纸,每一张都写着同样的字迹,力透纸背,几欲撕裂:

**“我不该回来。”**

他抬头看她,眼神复杂,似喜似痛。

“清璃。”他声音沙哑,“我每天醒来,都觉得陌生。我的手不听使唤,我的梦里总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你是容器,我是归来者’。我开始分不清,哪些记忆是我的,哪些是它的。”

沈清璃缓缓走近,蹲下身,拾起一张纸。指尖触到墨迹,竟微微发烫。

“这是……血书。”

“是。”他苦笑,“每次我想抗拒那个声音,就得用自己的血写下这句话。可越写,它就越强。它说……当年它才是真正的守烛人,而我们这些后辈,不过是继承虚名的傀儡。”

“荒谬!”沈清璃冷声道,“守烛之道,不在血脉,而在心灯。若无执念为油,何以为灯?若无守护之愿,何以为人?”

丁岁安望着她,忽然流泪:“可我现在连‘我’是谁都不知道了。我梦见自己站在孤龙台上,亲手推下了你;我又梦见自己点燃归灯塔,将整个长安埋入永夜。那些事我没做过,可它们的感觉……太真实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