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悍夫郎 > 7080(第31页)

7080(第31页)

庆隆:没事,大不了往后再赚,命要紧[化了]

方戍:那一会儿有事我保护你[让我康康]

庆隆:你要咋保护我?[坏笑]

方戍:他们要是敢欺负你我就说你怀了,要打打我[狗头]

庆隆:你赢了[笑哭]

方戍:求姨姨们继续助力宝宝安全[求你了]

第79章第79章【二更】你可知……

一路上于庆隆跟方戍都在琢磨,到底哪里把这位新镇守给惹了。还是说马亲随跟严西宽终于找着机会把他们之前留的那封信给了这位新镇守,新镇守看完却觉得不妥?

可这位新镇守不是个严厉的清官么?按说不应该呀。

两口子到衙门口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却见新镇守曹阔正端坐在位置上看公文。

于庆隆跟方戍躬身拜道:“草民见过曹大人。”

曹阔抬眼,目光锐利:“坐下说。”

于庆隆、方戍:“?”

很快有衙役搬来两把椅子。夫夫二人挨着坐好,方戍便道:“多谢曹大人。不知我夫夫二人有什么能为您效劳的。”

曹阔说:“你二人从四月以来,收拾了于大贵跟于庆发,解决了吴家,还借着我跟知县大人的名义打发了两个土匪。上个月差役们去收田税,你们还画出了一份名字叫“征税表”的东西,本官可有说错?”

方戍说:“确有此事。可我二人并未伤及无辜,也为损及二位大人英名,是为保命不得已而为之,望大人明察。”

“你们不用紧张,本官只是叫你们过来出出主意。”

“出主意?”

“正是。今年各地灾害频仍,万岁爷虽有心减轻老百姓负担,奈何僧多粥少,便只能由地方官府自行想办法。”

“可是我夫夫二人只是普通老百姓,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月前上面已下批示,地方官府可自行设立官库。库银从地方衙门里出一至二成,可用于购置田亩,亦可投用于其他买卖,只要盈亏自负即可,目的是增加地方官府的收入,以备不时之需。本官叫你们二人来便是想听听你们有没有什么好赚钱的法子。你们二人近期频繁往来于县镇,单驾马车换成了三驾马车,住店也从小店换成了大客栈,这里总不会是天上掉馅饼。”

方戍、于庆隆:“……”

于庆隆轻咳一声:“可您是镇守,若是想赚钱那还不有的是人来帮这个忙?”

曹阔说:“本官要的是清清白白为官府为百姓谋些实利的人,要长久为继,而不是打着为官府出力的名声为自己抓紧时间讨实惠的人。”

他若是只听属下说这两口子把钱借给了几个一看就多半是还不上的人,或者只听说二人画了个“征税表”,也未必会动了找他们出主意的念头。

可偏这二人两样都做了,并且方戍还是个秀才。赶巧,严西宽和马亲随又送来一封信,上头提到了关于伏虎山一带有匪患的事。

寻常百姓忙于生计,自顾不暇,若非有所损失,谁有心管这些?他便试着多方叫人了解。这一了解不要紧,竟查出了许多这二人的事。

若是遇事顺利解决一次两次,那可叫运气好。可若是次次都能解决且不伤毫发,那可就不止是运气问题了。

于庆隆心说你不就是想让我俩干活还不让我俩从中得好处么?说什么清清白白。

不过难得有个这样为老百姓考虑的官。

要是贪官,有没有官库制度都能把官府的钱拿去私放高利贷,古时这种情况不要太多。

方戍问道:“不知我栖霞镇官库里有多少可用的库银?”

曹阔说:“折合现银约八十一两,粮食三百一十七石。”

这么少?!

于庆隆差点脱口而出。

但细想想,今年遭了灾,收上来的粮食本来就得比往年少了几成,再加上也未必所有人都能借到钱来把税银补足。而且曹阔也说了,这官库银只能从衙门里取一至二成,那有以上的数再正常不过了。

于庆隆问道:“大人,敢问地方衙门每年要把几成税押送入京?”

曹阔道:“六成。”

那也就是地方四,中央六。

可是八十一两加三百多石粮食也不好干啥吧……这全部折成现钱都不到二百两银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